首页 理论教育 启蒙运动时期的幼儿教育思想与近代学前教育的先驱性机构

启蒙运动时期的幼儿教育思想与近代学前教育的先驱性机构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启蒙运动时期的幼儿教育思想1.卢梭和他的自然浪漫主义儿童教育思想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作为一个教育家,最能够被人们所记住的是他的著作《爱弥儿》。裴斯泰洛齐的幼儿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爱的教育。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活动也基本以幼儿教育为中心,他的幼儿教育思想均来自自己的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得以践行和检验。

启蒙运动时期的幼儿教育思想与近代学前教育的先驱性机构

(一)启蒙运动时期的幼儿教育思想

1.卢梭和他的自然浪漫主义儿童教育思想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作为一个教育家,最能够被人们所记住的是他的著作《爱弥儿》。在这本书中,他通过一个虚构的儿童爱弥儿从出生到成年的教育过程,系统阐述了他的教育理论。

《爱弥儿》的开篇为卢梭的教育观点奠定了基调:“凡是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卢梭倡导回归自然,并且极力主张一种叫作自然主义的教育方法。他说:“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它。”在他看来,只有很好地了解每个儿童之后,才能对他的发展给予正确的指导,使他身上的天性自由自在地发展起来。他强调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让·雅克·卢梭

卢梭对世界学前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他被教育史学家作为教育古典时期和现代时期的分水岭。他被称作发现了儿童的人,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创建的对待儿童的方式被后来的教育革新者们继承,并在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等著名儿童教育家的教育实践中得以反映。

拓展阅读

卢梭的传奇人生

让·雅克·卢梭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著名思想家,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者。1712年生于日内瓦,父亲是一位钟表匠,母亲是一位部长的千金,在生育卢梭时不幸难产而死。卢梭10岁时,父亲用剑刺伤了市政议员,于是“宁愿离开日内瓦到国外度过余生,也不愿由于妥协而失去自由和荣誉”。此后,卢梭一人面对生活,去过农村,在城市里当过仆役、学徒,在流浪生活中,足迹遍及瑞士、意大利和法国的许多中小城市和广大乡村。卢梭饱尝人间辛酸,他自学成材,但生活经常潦倒不堪。卢梭的文字中充满着坦诚、激情和对自由的无比向往。他是伟大的人类精神导师之一。

卢梭在1749年撰写的《论科学艺术》获得全国论文大赛一等奖,声誉随之鹊起,如日中天。1755年,卢梭又以《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为题再次参加科学院的征文。论文追溯了人类如何从自由、平等的自然状态蜕变为多数人屈从于少数人的状态,剖析了私有制在人类不平等起源中的作用。《社会契约论》是其影响最大的政治哲学著作。

(资料来源:问道.政治学的故事[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111—112.)

2.裴斯泰洛齐的儿童教育思想和实践

裴斯泰洛齐(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出生于瑞士苏黎世一个医生家庭。1774年发表了以三岁半儿子为个案的《育儿日记》,并以此为契机开设了贫民学校,收容4~19岁的贫儿、孤儿和流浪儿。1800年在伯格多夫开办了自己的实验学校,收容5~13岁的儿童。1818年在库兰特创建了贫民幼儿学校,收容6岁以下的幼儿。

裴斯泰洛齐的主要教育著作有《隐士的黄昏》《林哈德与葛笃德》《立法与杀婴》《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母亲读物》《幼儿教育书信》《天鹅之歌》,以及未能完成的《自然学校的教师》等。裴斯泰洛齐的幼儿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爱的教育。裴斯泰洛齐自己就是一个充满慈爱的人,他强调爱对于幼儿教育的意义,尤其是家庭中来自父母的爱。他把父母对孩子的爱描述为“自然建立的最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爱会让孩子产生爱和信赖,而爱和信赖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第二,直观教学发展幼儿的心智。裴斯泰洛齐提出“在儿童环境中的一切事物,作为思维的刺激物都起作用的观点”,主张“与其靠语言,不如靠事物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并特别强调孩子的“研究兴趣”。

第三,裴斯泰洛齐进一步深化了夸美纽斯和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把发展人的自然本性理解为顺应人的心理发展。重视幼儿心理发展的秩序,这在幼儿教育史上是一大发展。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活动也基本以幼儿教育为中心,他的幼儿教育思想均来自自己的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得以践行和检验。裴斯泰洛齐的思想还直接影响了自己的学生福禄贝尔。

3.傅立叶的幼儿教育理想

夏尔·傅立叶(Charles Fourier,1772—1837)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经济的和协作的新世界》一书的第3编“和谐制度下的教育”中。其中,他提出一些关于幼儿教育的卓越观点:

第一,免费的集体养育制度。傅立叶立足于自己提出的和谐社会的构想,在这样的社会里,孩子出生后被送进养育院,养育院具备合理育儿的现代设备,有医生和保姆,一切费用由社会承担。他提出,为所有儿童的普遍的、平等的和无偿的教育原则应占统治地位。

第二,顺应自然的教育观。傅立叶提出,所有的教育都应该结合孩子的自然倾向,通过有效利用孩子的荣誉心和利益进行教育,反对填鸭式的教育、划一性的教育,禁止体罚。

第三,分阶段教育的原则。傅立叶把0~7岁的孩子分为婴儿阶段、幼儿阶段、儿童阶段,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内容。与现代幼儿教育相关的部分如下:

稚龄或婴儿时代——从0岁到2岁

进入公共教育机构——“幼儿谢利叶宫”,由专门的保育员和乳母来精心照料。对幼儿的训练从半岁后开始。要使幼儿养成灵巧的用手习惯。要组织幼儿举行三部合唱和四部合唱,让1周岁的幼儿在具有各种音部的小乐队的伴奏下游戏,总之要“采取种种方法,来使听觉的发展与音乐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同时也要锻炼儿童的其他外部感官。

幼儿时代——从2岁到4岁半

这时幼儿的教育者是“男护士”和“女护士”,还有“男女辅导员”,幼儿的主要教育内容是“劳动”。幼儿应该离开谢利叶宫,由受委托照料他们的男女护士把他们领到各种工厂参观,逐步开始参加劳动。(www.zuozong.com)

傅立叶认为,从2岁到3岁起,儿童是热爱劳动的。儿童具有5种和劳动有关的“主要爱好”:(1)探索或操作一切,观察一切,经历一切,不断变换作业;(2)对热闹喧嚷工作的爱好;(3)模拟或爱模仿的癖性;(4)对小工厂的爱好;(5)逐步由弱到强的训练。

儿童时代——从4岁半到6岁半

孩子们组成“儿童团”和“儿童队”这样两种儿童组织,通过这样的组织学习社会服务活动。前者是从事街道打扫、消除废物、除草和清除有害动植物的废弃物等比较脏的社会服务劳动;后者从事“法郎吉”花卉的照料、公共建筑的装饰、衣服的美化、语言的纯正等社会服务活动,以确保生活的优雅与美好。这样,孩子们从幼儿阶段起,就通过集体的劳动,并且通过儿童组织参加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工作,学会了集体的荣誉感、集体精神和热爱社会等社会道德

总之,傅立叶的这些思想虽然不乏空想,但对其后幼儿教育思想和机构发展的实践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近代学前教育的先驱性机构

在近代工业革命浪潮和教育思想家的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下,产生了一些可以称之为先驱性学前教育机构的设施。[8]

1.奥帕林的编织学校

奥帕林的编织学校通常被作为近代幼儿教育设施的开端。

奥帕林(1740—1826),法国新教派的一名牧师。1767年在阿尔萨斯和罗帕纳省的交界处旧达泰尔一个叫布鲁德堡的教区任牧师,通过各种经济的、社会的以及教育方面的改革活动,为努力提高该地区居民的生活、教养水平贡献了自己的后半生。

1776年,奥帕林创设了“编织学校”,是以3岁以上儿童并包括年幼的学童为对象的保育所,实际上应称作幼儿保育所兼学童保育所。学校有两名指导教师,一名任手工技术指导,另一名任文化、游戏方面的指导,并挑选年龄大些的女孩做“助教”工作。学校的保育内容包括:博物(标准法语宗教赞美歌、格言、采集和观察植物、绘画)、地理(旧达泰尔、法国、欧洲的地理与地图知识),带领儿童做游戏,对学童进行缝纫、纺织编织方法的传授或讲童话。奥帕林自评编织学校幼儿的学习完全是游戏,或是连续性的、娱乐的学习。

2.英国的幼儿学校

英国的幼儿学校在世界学前教育史上一般被作为世界幼儿学校的开端,但究竟谁是英国幼儿学校的创始人,历史上在欧文、维罗达斯比和布鲁姆大臣之间产生过激烈的争论(关于这场有意思的争论,大家可以阅读刘翠荣翻译的《世界幼儿教育史·上册》)。

笔者倾向于认为欧文为英国幼儿学校的创始人,因此,这里介绍欧文的幼儿学校。

欧文(R.Owen,1771—1858)是19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1800年接管新兰纳克工厂后,感于工人们悲惨的生活境况,于1816年创办幼儿学校,招收1~6岁的儿童,分两部分:1~3岁儿童为一部分,3~6岁儿童为一部分。但实际上,幼儿学校是以3~6岁儿童的保育和教育为中心的,1816年共招收3~6岁儿童200多名。

欧文认为,人的大部分性格气质在入学前已经形成了,2岁以前儿童的很多气质、性格是被环境赋予的持久印象造成的。因此,设立幼儿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合理的性格的基础”。基于这样的目的,欧文很重视幼儿健康和良好习惯的形成,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育和德育,在教育方法上重视环境的作用和直观教学。这些思想在他的著述中有着明确的体现:

首先应该教给孩子们实际的知识,而且应该以对幼小的心灵最亲切的事实作为开端,然后教给他们在个人所处的环境里最有用的,而且是必要的事实,在任何情况下进行的说明,都应该是孩子的心理所能理解得清楚的说明,说明应该随着孩子获得知识的能力的增长越来越详细。

在那里(预备学校),为了不使孩子们染上坏习惯,而养成好习惯,形成互相间很亲切的关系,真诚地渴望为了相互的利益而贡献全力的性格,要始终对他们进行监督。

此外,欧文的幼儿学校很重视户外活动和游戏的教育价值:

只要是天气和幼儿学校的孩子们的体力允许,就应该让他们在户外的新鲜空气里玩耍。在农场里玩够了,再把他们带到教室里,由教师向他们提示和说明一些他们能够理解的、有用的事物。年轻的受过很好教育的教师,对于孩子们在看和听老师说明的事物时所感兴趣的东西,要能轻而易举地发现并给予他们。在启蒙阶段,应该让他们活泼地热衷于这种娱乐或游戏。

除了对智育和德育的重视,欧文的幼儿学校还重视舞蹈、音乐和军事训练活动:

跳舞、音乐和军事训练,经常能创造一种为性格形成的合理制度中的优越环境,它使身体健康和优美;它教导人们在常有的快活态度之上,还具有服从和秩序。而且就像获得一切知识和获得进步那样,以最好的做法做好精神准备,在精神上创造和平和幸福。

在欧文的幼儿学校之后,曾和他一起共事的维罗达斯比推动了幼儿学校运动,继而国家也开始重视幼儿学校的价值,英国的幼儿学校渐成规模。

3.法国的托儿所

法国的托儿所是在奥帕林编织学校和欧文幼儿学校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由于社会背景和启蒙运动的影响,托儿所这种幼儿教育机构迅速发展并普及起来。

1837年,法国已经诞生了由国家颁布的幼儿教育的正式法令。这部法令规定了托儿所的管理、监督体系等。其中,第一章“托儿所概论”如下:

托儿所或者为幼儿开设的学校,是考虑到6岁以下的儿童需要母性的监督和最初的教育,而为他们开设的慈善设施。在托儿所里,用必要的方法进行宗教教育、读、写和心算这些初步知识的最基本的训练,而且与教育性的、道德性的唱歌、画线及一切基本的作业结合在一起。

从这一条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法国托儿所还是作为慈善机构存在的,其教育内容也体现着主知主义的特征。

同一时期,在英国幼儿学校的影响下,德国也陆续出现大量的托儿所和幼儿学校,这些幼儿教育设施为后来幼儿教育机构的专门化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