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以及方法

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以及方法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口腔体温计盛水银端较细长,可作口腔或腋下测量;肛门体温计盛水银一端呈圆柱形,用于直肠测温。注意置探头于患者的测量部位,维持60s,即可读取体温数值。口腔温度受饮水、进食和呼吸的影响。(二)测量脉搏的方法动脉有节律的搏动称为脉搏。

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以及方法

一、实训目的

学习人体体温脉搏和呼吸的测量方法。

二、实训对象

人。

三、实训器材

温度计、秒表。

四、实训内容和方法

(一)测量体温的方法

1. 体温计种类及结构

(1)水银体温计的种类(图3-16-1)及结构:水银体温计分为口腔体温计和肛门体温计。口腔体温计盛水银端较细长,可作口腔或腋下测量;肛门体温计盛水银一端呈圆柱形,用于直肠测温。

水银体温计是由一根有刻度的真空玻璃毛细管构成。其末端有储液槽,内盛水银。当水银槽受热后,水银膨胀而沿着毛细管上升,其高度和受热程度成正比。体温表的毛细管下端和水银槽之间有一凹缩处,可使水银柱遇冷不致下降。体温计的刻度为35~42℃,每1℃之间分成10小格,每一小格表示0.1℃,位于0.5℃和1℃的地方用较粗且长的线表示。在37℃处则染以红色。

图3-16-1 常用水银体温计

(2)电子体温计:采用电子感温探头来测量温度,测得的温度直接由数字显示,读数直观,测温准确,灵敏度高。注意置探头于患者的测量部位,维持60s,即可读取体温数值。

2. 测量方法 测量前检查体温计有无破损,水银柱是否在35℃以下。

(1)口腔测温:适用于成人,清醒、合作状态下,无口、鼻疾患者。将口表水银端斜放于舌下系带两侧,嘱患者紧闭口唇,勿用牙咬,5min后取出,用消毒纱布擦净,看明度数,记录结果。

(2)腋下测温:常用于昏迷、口鼻手术、不能合作患者和肛门手术者、腹泻婴幼儿,但消瘦者不宜使用。解开患者胸前衣扣,轻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屈臂过胸,必要时托扶患者手臂,10min后取出,用消毒纱布擦净,看明度数,记录结果。

(3)直肠测温:常用于不能用口腔或腋下测温者。有心脏疾病者不宜使用,因肛表刺激肛门后,可使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心动过缓。嘱患者侧卧,屈膝仰卧或俯卧位,露出臀部,体温计水银端涂润滑油,将体温计轻轻插入肛门3~4cm,3min后取出,用卫生纸擦净肛表,看明度数,记录结果。

图3-16-2 博朗BRAUN_IRT-4520耳温枪

(4)耳温测量(图3-16-2):腋下温度测量的只是表皮的温度,因此不能可靠地反映核心体温。口腔温度受饮水、进食和呼吸的影响。肛温落后于核心体温的变化,并有交叉感染的危险。人体的温度有一个主要控制中心,即位于下丘脑、中脑、延脑及脊髓中的中枢体温控制中心,而耳朵的鼓膜与下丘脑靠近并由同一血管供应血液,所以耳温能最快反映体温控制中心的温度变化,准确显示身体的核心温度,比腋温、口温或肛温更为准确。

将温度计从盒中取出,并装上一个耳套。转换成摄氏度测量状态,按“I/O”键启动机器,把探头轻柔缓慢地伸入耳道。按下“Start”按钮,然后松开。“Start”按钮上方的绿色“Exactemp”灯开始闪烁,显示正确的探头就位。等待听见提示音以及绿色“Exactemp”灯信号固定不动,表示已经以正确的方式结束测量,可以拿下体温计,读数。按住“I/O”按钮,直到显示“1 MEM”,可以依次显示最近8次测量的温度。耳温计关闭时,按住“I/O”按钮约5s(会出现“OFF”提示)或者不进行操作机器会自动关机。

3. 注意事项

(1)患者进冷、热饮食,蒸汽吸入,面颊冷、热敷等须隔30min后,方可口腔测温;沐浴、乙醇擦浴应隔30min后,方可腋下测量;灌肠、坐浴后30min,方可直肠测温。

(2)当患者不慎咬破体温计吞下水银时,应立即口服大量牛奶或蛋白,使汞和蛋白结合,以延缓汞的吸收,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可服大量精纤维食物(如韭菜)或吞服内装棉花的胶囊,使水银被包裹而减少吸收,并增进肠蠕动,加速汞的排出。(www.zuozong.com)

(3)体温计的清洁与消毒常用消毒液有1%过氧乙酸、3%碘仿、1%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灵)等。方法:体温计先以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干净,擦干后全部浸于消毒容器内,5 min后取出,放入另一盛有消毒液容器内,30min后取出,用冷开水冲洗,再用消毒纱布擦干,存放于清洁的容器内备用。

(二)测量脉搏的方法

动脉有节律的搏动称为脉搏。由于心脏周期性活动,使动脉内压发生节律性变化,这种变化以波浪形式沿动脉壁向外周传播形成脉搏。

1. 测量部位 凡身体浅表靠近骨骼的动脉,均可用以诊脉。常用的有桡动脉,其次有颞浅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股动脉等。

2. 测量方法

(1)将患者手腕放于舒适位置。

(2)诊脉者以示、中、环指(三指并拢),指端轻按于桡动脉处,压力的大小以清楚触到搏动为宜,一般患者计数0.5min,并将所测得数值乘2即为每分钟的脉搏数。异常脉搏(如心血管疾病、危重患者等)应测1min。当脉搏细弱而触不清时,可用听诊器听心率1min代替触诊。测后记录结果。

3. 注意事项

(1)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应休息20min后再测。

(2)不可用拇指诊脉,以免拇指小动脉搏动与患者脉搏相混淆。

(3)偏瘫患者测脉应选择健侧肢体。

(三)测量呼吸的方法

正常人的呼吸,不仅有规律,而且均匀,成年人每分钟16~18次,运动或情绪激动可以使呼吸暂时增快。小孩每分钟30次左右。

1. 测量方法

(1)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起伏次数,一吸一呼为1次,观察1min。

(2)危重患者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用少许棉花置于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被吹动的次数,1min后记数。

2. 注意事项

(1)要在环境安静,患者情绪稳定时测量呼吸。

(2)在测量呼吸次数的同时,应注意观察呼吸的节律、深浅度及气味等变化。

想一想

1. 口腔测温、腋下测温和直肠测温分别在哪些情况下禁止使用?测量耳温与其他几种测温方法比较有什么优点?

2. 对于危重患者用一般的方法测量不到脉搏和呼吸,该如何测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