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群玉诗集三卷后集五卷李群玉撰的赏析

李群玉诗集三卷后集五卷李群玉撰的赏析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群玉诗集三卷后集五卷(唐)李群玉撰李群玉(808?李群玉诗集,《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李群玉诗》三卷、《后集》五卷;《崇文总目》卷五著录《李群玉诗》三卷、又《李群玉后集》五卷。今传《李群玉诗集》三卷、《后集》五卷,有南宋书棚本,前有“临安府棚前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刊行”牌记。后五卷不分类,题《李群玉诗后集》,仅以卷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第五标目。

李群玉诗集三卷后集五卷李群玉撰的赏析

李群玉诗集三卷后集五卷  (唐)李群玉撰

李群玉(808?—860?),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初举进士不第,屏迹林壑。文宗开成初,东游吴越。武宗会昌中,客湖南观察使裴休幕三年。又南游广州、容管,归澧州,患消渴疾。宣宗大中八年(854),“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诗表》),宰相裴休、令狐绹荐之,进诗三百篇,得授弘文馆校书郎。后因讦直上书,遭谗谤,愤而辞官归澧州。复东游,未几卒于洪州。生平事迹见令狐绹《荐处士李群玉状》、《湖南通志·李群玉传》、《太平广记》卷二六五及卷四九八、《云溪友议》卷中、《唐摭言》卷一〇、《北梦琐言》卷六、《新唐书》卷六〇、《唐诗纪事》卷五四、《唐才子传校笺》卷七。参见邝振华《诗人李群玉生平试探》(《武汉师院学报》1984年第2期)、张建《李群玉生卒年考》(《岳阳师专学报》1984年第4期)、汤基猛《关于李群玉生平的几个问题初探》(《中国文学研究》1986年第1期)、谭优学《唐诗人行年考续编·李群玉行年考》(巴蜀书社1987年版)、陈书良《李群玉考辨》(《湖南地方志》1990年第6期)、陶敏《李群玉年谱稿》(《中国韵文学刊》1990年第2期)。

群玉清才旷逸,不乐仕进,专以吟咏自适。好吹笙,善草书。“诗笔妍丽,才力遒健”(《郡斋读书志》卷一八)。自云:“居住沅湘,宗师屈宋,枫江兰浦,荡思摇情。”(《进诗表》)与当时著名诗人张祜、杜牧、方干、李频、段成式、卢肇等均有交往,与方干唱酬尤多。诗作多歌咏江南景物,抒写羁旅愁怨、坎壈忧思,文辞幽美,思致深婉。周朴赞之“诗名冠李唐”(《弔李群玉》)。吴乔谓其诗“在晚唐不染轻靡僻涩之习。五古有素风,少警拔,其于温、李,不为亦不能也”(《围炉诗话》卷三)。胡寿芝评云:“长律深稳,时出新异,七绝尤高绝。”(《东目馆诗见》卷一)胡震亨论曰:“李文山有才健之目,而笔力实拙,通卷难觅全瑜。”(《唐音癸签》卷八)宋育仁论云:“其源出于郭景纯,奇采云诡,灵思霞谲,情词幽秀,惟沉厉少衰。升仙秋怨,鸟啼感春,拾轨清尘,颉心香草。至若《湖中古愁》、《汉阳春晚》,亦足攀稽步阮,与古为新。七言瑰丽,干img67之流也。《秣陵怀古》、《黄陵》写怨,遥深一往,不以密藻伤神,是玉谿得力之处。”(《三唐诗品》卷二)晚唐张为《诗人主客图》列其于“博解宏拔主武元衡”下“上入室”之列。

李群玉诗集,《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李群玉诗》三卷、《后集》五卷;《崇文总目》卷五著录《李群玉诗》三卷、又《李群玉后集》五卷。三卷系其于宣宗大中八年(854)所进呈诗卷,五卷为后来所编集。《郡斋读书志·别集类中》著录《李群玉诗》一卷,记云:“集后附其《进诗表》并除官制。《太平广记》所载黄陵庙事甚异,其绝句在焉。”《直斋书录解题·诗集类上》著录《李群玉集》三卷,注云:“集后有《乞假归别业》及《朝士送行》诗。”《宋史·艺文志七》著录《李群玉后集》五卷、又《诗集》二卷;《国史经籍志》卷五著录《李群玉诗》三卷;《世善堂藏书目录》卷下著录《李群玉诗集》一卷;辛文房亦云:“今有诗三卷、《后集》五卷行世。”(《唐才子传》卷七)今传《李群玉诗集》三卷、《后集》五卷,有南宋书棚本,前有“临安府棚前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刊行”牌记。前三卷以体裁分类,题《李群玉诗集》。卷上为歌行古体,卷中为今体七言,卷下为今体五言。后五卷不分类,题《李群玉诗后集》,仅以卷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第五标目。《四库全书》据江苏蒋曾莹家藏本采录,《四部丛刊初编》据宋本影印。馆臣云:“其集首载群玉《进诗表》及令狐绹《荐状》、郑处约所行制词,表称‘歌行古体、今体七言、今体五言四通,合三百首,。考刘禹锡作《柳宗元集序》,称‘三十二通,(案今本作四十五通,乃后人追改),则唐时以一通为一卷。今本三卷,已与表不合。又表称‘三百首’,而今本正集仅一百三十五首,外集亦仅一百一十三首,合之不足三百之数。观中卷之末,有《出春明门》一首,自注云:‘时请告归’,则此集虽仍以歌行古体、今体七言、今体五言分目,而已兼得官以后之诗,非复奏进之原本矣。”(《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一)(www.zuozong.com)

李群玉诗集另有多种明清抄本及刻本。清康熙年间洞庭席氏琴川书屋所辑《唐诗百名家全集》本有补遗一卷。另有明抄本《唐李群玉诗集》五卷,嘉靖、万历刻本《李文山诗集》三卷,万历刻本有附录、考证各一卷。毛晋汲古阁刻《唐人八家诗》,内有《李文山诗》三卷,以体裁分,统前后集并为三卷,黄丕烈曾取宋椠校毛刻,发现“其异不可胜记,且其谬不可胜言”(《铁琴铜剑楼藏书题跋集录》卷四)。《全唐诗》卷五六八至卷五七〇编其诗为三卷,《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卷七补诗一首,《续拾》卷三〇又补一首;《全唐文》卷七九三录存其文一篇。

今人羊春秋辑注《李群玉诗集》,以北京国家图书馆所藏明抄本为底本,校以《全唐诗》、《四部丛刊》本、《湖南丛书》本、《文苑英华》、《万首唐人绝句》以及《又玄集》、《才调集》等,辑校较为齐备,1989年岳麓书社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