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孟东野诗集十卷孟郊撰的赏析

孟东野诗集十卷孟郊撰的赏析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孟东野诗集十卷(唐)孟郊撰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生于昆山。因终日吟诗,多废吏事,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俸。世称“孟协律”。参见华忱之《孟郊年谱》。郊为中唐著名苦吟诗人,与韩愈友善,愈文至高而郊长于五言,时号“孟诗韩笔”。

孟东野诗集十卷孟郊撰的赏析

孟东野诗集十卷  (唐)孟郊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市)人,生于昆山。德宗贞元十二年(796),登进士第。寄寓汴州。十六年(800),选任溧阳尉。因终日吟诗,多废吏事,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俸。贞元二十年(804),辞官归。宪宗元和元年(806),郑余庆为湖南尹,奏为水陆转运判官,试协律郎。世称“孟协律”。元和九年(814),郑余庆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召为参谋,试大理评事,卒于赴任途中。友人张籍等私谥曰贞曜先生。生平事迹见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旧唐书》卷一六〇、《新唐书》卷一七六本传、《唐诗纪事》卷三五、《唐才子传校笺》卷五。参见华忱之《孟郊年谱》(《孟郊诗集校注》附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郊为中唐著名苦吟诗人,与韩愈友善,愈文至高而郊长于五言,时号“孟诗韩笔”。因生活贫困,个性耿介,仕途潦倒,故其诗多啼饥号寒,倾诉穷愁失意之篇,亦有忧国伤时、哀恤民瘼之作。善以凄幽衰败之景,表达愁怨愤激之情,运思深,取径窄,用笔别,修词洁,平中显奇,变常为新,形成生新瘦硬、苦涩寒峭之风。韩愈评其诗:“冥观洞古今,象外逐幽好。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敷柔肆纡余,奋猛卷海潦。”(《荐士》)李观评云:“孟之诗,五言高处,在古无二;其有平处,下顾两谢。”(《上梁补阙荐孟郊崔宏礼书》)魏泰论曰:“孟郊诗蹇涩穷僻,琢削不假,真苦吟而成。观其句法、格力可见矣。”(《临汉隐居诗话》)乔亿评云:“孟郊诗笔力高古,从古歌谣、汉乐府中来,而苦涩其性也,胜元白在此,不及韦柳亦在此。”(《剑溪说诗》卷上)馆臣论曰:“郊诗托兴深微,而结体古奥。唐人自韩愈以下,莫不推之。自苏轼诗空螯小鱼之诮,始有异词,元好问《论诗绝句》乃有‘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之句。当以苏尚俊迈,元尚高华,门径不同,故是丹非素。究之郊诗品格,不以二人之论减价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〇)晚唐张为《诗人主客图》推尊之为“清奇僻苦主”。

孟郊诗集,北宋初叶始有刻本,然卷数不同,篇数各异,后宋敏求搜集编缀成《孟东野集》十卷,成为后世孟集之祖本。《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孟郊诗集》十卷,《崇文总目·别集类三》著录《孟郊诗》五卷,《郡斋读书志·别集类上》著录《孟东野诗集》十卷,《直斋书录解题·诗集类上》著录《孟东野集》十卷,《唐才子传》卷五亦云:“有《咸池集》十卷,行于世。”今传《孟东野诗集》十卷,存五百一十一篇,分类编次,文仅有二篇,有北宋刻本,清康熙间洞庭席氏琴川书屋所辑《唐诗百名家全集》本据此刊刻,武进陶氏涉园1934年据宋本影印,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校订刊行。黄丕烈所藏北宋蜀刻《孟东野集》十卷残本,今已不可见;陆心源所藏汲古阁影宋精刻本,今存日本。旧时通行本有汲古阁本,闵刻朱墨本。另明影宋写本和弘治间杨一清、于睿刻本,系据南宋书棚本覆录覆刻,《四部丛刊初编》据杭州叶氏藏明弘治本影印。嘉靖间秦禾刻本在宋本基础上增附联句一卷,《四部备要》据以校刊。又《孟东野集》十卷,明汲古阁刻《五唐人诗集》本,《四库全书》亦加收录。别有八卷本,明嘉靖杨谦刻本;四卷本附联句一卷,明刻本;二卷本,清康熙韩逢庥刻本;一卷本,清龚贤辑《中晚唐诗纪》本;又十四卷本,清宣统间上海著易堂石印本。以上各本,内容大同小异,同祖北宋宋敏求刻本。《全唐诗》卷三七二至卷三八一编其诗为十卷,《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卷五补诗一首;《全唐文》卷六八四录存其文三篇。(www.zuozong.com)

孟郊诗集评本有宋人宋国材评《孟东野诗集》十卷,明刻本;后凌濛初编刻《盛唐四名家集》套印本,更增入刘辰翁评语。又有清李宪乔评选、董文焕增订的《高密李氏评选孟诗》一卷,清同治刻本。近人陈延杰撰《孟东野诗注》十卷,1939年长沙商务印书馆出版。

孟诗今人整理本及注本有:华忱之校订《孟东野诗集》,末附文三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出版;华忱之、喻才学撰《孟郊诗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韩泉欣撰《孟郊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出版。李建崑、邱燮友撰《孟郊诗集校注》,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