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常侍集十卷 (唐)高适撰
高适(700?—765),字达夫,行三十五。郡望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少濩落,不事生业,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取给。玄宗开元七年(719)前后,西游长安,求仕无成。天宝八载(749),经宋州刺史张九皋荐举有道科,中第,授封丘尉。客游河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见而异之,十二载(753),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安史之乱起,征翰讨贼,拜适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仍佐翰守潼关。及翰兵败,适奔赴行在,谒见玄宗,因陈潼关败亡之势,迁侍御史,擢谏议大夫。至德元载(756),肃宗以适兼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乾元元年(758),左授太子少詹事。留司东都。二年(759),拜彭州刺史,后转蜀州刺史。代宗广德元年(763),任剑南西川节度使。为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世称“高常侍”。永泰元年(765)正月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忠。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一一一、《新唐书》卷一四三本传、《唐诗纪事》卷二三、《唐才子传校笺》卷二。参见王达津《诗人高适生平系诗》(《文学遗产增刊》第8辑,1961年版)、彭兰《高适系年考证》(《文史》第三辑,1963年版)、孙庆善《高适年谱》(《北京大学学报》1963年第6期)、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高适年谱中的几个问题》(中华书局1980年版);周勋初撰《高适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适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逢时多难,以安危为己任。年过五十,始留意诗什,数年之间,体格渐变,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已为好事者称诵。与岑参同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人物,并称“高岑”。其诗以写边塞生活最为著名,亦有反映民生疾苦,宣泄个人失路怨愤之作。七古气整骨遒,音响浏亮,语言整饬之中,贯注雄直奔放气势和激昂慷慨精神。殷璠评曰:“评事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自远。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至如《燕歌行》等篇,甚有奇句。且余所最深爱者:‘未知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平原君。’”(《河岳英灵集》卷上)徐献忠论曰:“左散骑常侍高适,朔气纵横,壮心落落,抱瑜握瑾,浮沉闾巷之间,殆侠徒也。故其为诗,直举胸臆,摹画景象,气骨琅然,而词锋华润,感赏之情,殆出常表。视诸苏卿之悲愤,陆平原之怅惆,辞节虽离而音调不促,无以过之矣。夫诗本人情,囿风气,河洛之间其气浑然远矣,其殆庶乎。”(《唐诗品》)宋育仁评云:“高适达夫,其源出于左太冲,才力纵横,意态雄杰,妙于造语,每以俊言取致,有如河洲十月,一看思归;舍下蛩鸣,居然萧索;载酒平台,赠君千里,发端既远,研意弥新。在小谢之间,居然一席。七古与岑一骨,苍放音多,排奡骋妍,自然沉郁,骈语之中,独能顿宕,启后人无限法门,当为七言不祧之祖。”(《三唐诗品》卷二)(www.zuozong.com)
高适集,《旧唐书》本传载高适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高适集》二十卷,《崇文总目》卷五著录《高适文集》十卷,又《高适诗》一卷;《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卷一著录《高适集外文》一卷,《别诗》一卷,注云:“阙”;《郡斋读书志·别集类上》、《文献通考·经籍考五八》著录《高适集》十卷、《集外文》一卷、《别诗》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别集类上》著录《高常侍集》十卷;《遂初堂书目·别集类》著录《高适集》,无卷数;《宋史·艺文志七》著录《高适诗集》十二卷。均已亡佚。今传《高常侍集》十卷,凡诗八卷,文二卷。卷一至卷八为诗,不分体,凡二百三十首;卷九至卷十为文,计十六篇。有明刻本、明刻《唐八家诗》本和汲古阁影宋抄本、清光绪十年(1884)同文书局《唐四家诗集》石印本,《四库全书》据汲古阁本采录。单收诗赋的,有《高常侍集》八卷,分体编次。卷一,赋、五言古诗;卷二、卷三、卷四,五言古诗;卷五,七言古诗;卷六,五言律诗;卷七,五言排律;卷八,七言律诗。凡赋二篇、诗二百四十一首。有明铜活字《唐人诗集》本,《四部丛刊初编》据此影印。又《高常侍集》二卷,有明汪应皋校刻本、郑氏琅嬛斋刻《唐四家诗》本;《唐高常侍诗集》二卷,明张逊业辑《十二家唐诗》和许自昌辑《前唐十二家诗》本,并收入《畿辅丛书》和《丛书集成初编》;《高常侍集》一卷,明初抄《唐十八家诗》本;《高适集》一卷,明万历间杨一统辑《唐十二名家诗》本。王重民先生于法国巴黎国民图书馆发现唐敦煌写本《高适诗集》残卷,存诗四十八首,可用以校补原帙。《全唐诗》卷二一一至卷二一四编其诗为四卷,《全唐诗补编·补全唐诗》收录敦煌写本残卷中高适佚诗七首又四句,《续补遗》补诗一首,《续拾》卷一〇补诗四首。
高适诗集旧无注本,近人王石君撰《音注高渤海诗》,上海文明书局1923年出版;今人注本有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孙钦善《高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