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建诗集二卷常建诗歌欣赏

常建诗集二卷常建诗歌欣赏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常建诗集二卷(唐)常建撰常建,盛唐诗人,生卒年里皆不详。明毕效钦辑《十家唐诗》本,则作《盛唐常建诗集》一卷,它们均源于宋刊本。另《常建诗集》三卷,卷一五古十九首,卷二五古十八首,卷三五律七首、七古二首、七绝十一首,仍为五十七首。又《常盱眙集》,不分卷,清抄《高遌阁丛书》本;《常建诗》三卷,清宣统二年吴慈培抄本。

常建诗集二卷常建诗歌欣赏

常建诗集二卷  (唐)常建撰

常建,盛唐诗人,生卒年里皆不详。《唐才子传》云其为“长安人”,未知何据。程亦军《常建的籍贯和时代》一文,推断常建的籍贯是“湖南醴陵”;张学忠《从唐诗考常建籍贯》则据唐诗及常建晚年活动及思想推定当是眉县、周至、武功一带人。玄宗开元十五年(727),与王昌龄同榜登科。天宝中,隐居于鄂渚,曾招王昌龄、张偾同隐。代宗大历中,授盱眙(今属江苏)尉,后人称“常盱眙”,亦称“常尉”。仕颇不如意,遂放浪琴酒,往来太白、紫阁诸峰,又曾游两湖。后不知所终。生平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三一、《唐才子传校笺》卷二。参见程亦军《常建的籍贯和时代》(《文史》第二十三期)、张学忠《从唐诗考常建籍贯》(《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建才高位卑,淡泊自守,“获大名于当时”(《唐才子传》卷二)。其诗寄情山水田园,与王、孟同调,灵慧雅秀,清中带厚。五古风格既高,意趣亦远,可以抗衡王昌龄、李颀;五律虽仅存七首,却多名作。殷璠评曰:“高才而无贵仕,诚哉是言!曩刘桢死于文学,左思终于记室,鲍昭卒于参军,今常建亦沦于一尉。悲乎!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至如‘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又‘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此例十数句,并可称警策。然一篇尽善者,‘战余落日黄,军败鼓声死’,‘今与山鬼邻,残兵哭辽水’,属思既苦,词亦警绝。潘岳虽云能叙悲怨,未见如此章。”(《河岳英灵集》卷上)贺裳评云:“吾读盛唐诸家,虽浅深浓淡,奇正疏密,各自不同,咸有昌明之象。独常盱眙如去大梁、吴、楚而入黔、蜀,触目举足,皆危崖深箐,其间幽泉怪石,良非中州所有,然亦阴森之气逼人。常诗名胜处,几于支、许清言,即刻画林泉,亦天然藻缋。”(《载酒园诗话又编》)丁仪论云:“吾读其诗,一字一珠,务极洗炼,高雅缜密,词不害意,而意在言外。源出齐梁,而遗齐梁之迹,可谓出蓝之胜是矣。”(《诗学渊源》卷三)(www.zuozong.com)

常建诗集,《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常建诗》一卷,《郡斋读书志·别集类上》、《直斋书录解题·诗集类上》并著录《常建集》一卷;《遂初堂书目·别集类》著录《常建集》,不言卷数;《文献通考·经籍考五八》著录《常建诗》一卷,《宋史·艺文志七》著录《常建集》一卷,《国史经籍志》卷五著录《常建诗》一卷。今传《常建诗集》二卷,上卷诗三十七首,下卷诗二十首,凡五十七首,有宋刻本和宋临安府棚北大街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刻本,民国二十一年(1932)故宫博物院《天禄琳琅丛书》曾据后者影印,原刻今藏台湾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明朱警辑《唐百家诗》、明抄《唐四十七家诗》、明刻《唐人诗》、黄贯曾辑《唐诗二十六家》诸本,亦作二卷;又《常建集》二卷,有明铜活字《唐人诗集》、嘉靖三十三年(1554)黃氏浮玉山房刻《唐诗二十六家》本。明毕效钦辑《十家唐诗》本,则作《盛唐常建诗集》一卷,它们均源于宋刊本。另《常建诗集》三卷,卷一五古十九首,卷二五古十八首,卷三五律七首、七古二首、七绝十一首,仍为五十七首。另附集外诗《吴故宫》一首,乃从洪迈《万首唐人绝句》中辑入者。另辑《河岳英灵集》、《新唐书·艺文志》及欧阳修《临行题青州山斋》、姚宽《西溪丛话》凡五则,为附录一卷,有明毛氏汲古阁刊《唐六名家集》本,1926年商务印书馆据此影印;《四库全书》亦加采录。又《常盱眙集》,不分卷,清抄《高遌阁丛书》本;《常建诗》三卷,清宣统二年(1910)吴慈培抄本。《全唐诗》卷一四四编其诗为一卷,录诗五十七首。《全唐文》卷三三四录存其文二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