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训目的
观察哺乳动物离体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学习哺乳类动物离体器官灌流的方法。
二、实训动物
家兔。
三、实训器材
生物信号采集系统、麦氏浴槽、张力换能器、大试管、滴管、台氏液、1:10 000肾上腺素溶液、1:10 000乙酰胆碱溶液、阿托品。
四、实训步骤
(1)标本制备:将兔倒悬,用木槌猛击兔头的枕部,使其昏迷,立即剖开腹腔,找出胃幽门与十二指肠交界处,以此处为起点取长20~30 cm的肠管,置于台氏液内轻轻漂洗,然后保存于室温的台氏液内,同时供氧。实验时取一段长3~4cm的肠段,一端用恒温浴槽中心管内的有机玻璃板下端的蛙心夹固定,另一端用小钩钩住,通过丝线连于张力换能器上,此相连的丝线必须与水平面垂直,且不能与浴槽中心管内壁接触,以免摩擦而影响记录效果(图3-9-19)。
(2)仪器装置:按图3-9-19连接实验装置,在恒温浴槽中心管内盛38℃的台氏液,外部容器中加装温水,开启电源加热,恒温浴槽温度控制在38~39℃。调节恒温平滑肌槽的气体调节旋钮,使中心管内的气泡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液面,供应小肠足够的氧气。
(3)启动计算机,打开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电源,在桌面上单击MedLab图标,进入MedLab应用程序窗口。
(4)把通道数设置为“1”,显示家兔小肠的蠕动波。
(5)选择采样速度为1 K/s。(www.zuozong.com)
五、观察项目
(1)观察和记录正常的离体小肠平滑肌在台氏液中,38~39℃时的蠕动曲线。通过基线调整及放大或缩小幅度和时间轴的方法把小肠的蠕动波调整在居中、适合的疏密和幅度。应注意观察其紧张性(基线的高度)、收缩幅度和蠕动频率等指标。
(2)在台氏液中加入1:10 000肾上腺素1~2滴,观察和记录肠段运动的变化。待作用出现后,即从和中心管相连的侧管放出含有肾上腺素的台氏液,立即倒入预先准备好的38℃左右的新鲜台氏液,如此反复更换浴槽中心管内的台氏液2~3次,以进行稀释和洗涤,观察小肠的蠕动是否恢复。加药和换液时刻,在曲线上加上标注。以后的每个实训步骤中都要加上适当的标注,以利于实训结束后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3)待肠段恢复正常活动后,在台氏液中加入1:10 000乙酰胆碱 1~2滴,观察和记录肠段运动的变化。待作用出现后,立即用台氏液换洗。
(4)在台氏液中同时加入阿托品和1:10 000乙酰胆碱各 1~2滴,观察和记录其对肠段运动的影响。待作用出现后,立即更换台氏液换洗。
(5)将恒温浴槽内的温水换成室温的水,台氏液换成室温台氏液,同时停止供氧。观察和记录此时肠段蠕动的变化。
六、注意事项
(1)肠段标本与张力换能器之间的连线要与水平面保持垂直,松紧适当,并且使之不与浴槽壁相摩擦。观察肠段运动方向和计算机屏幕上的记录曲线是否一致,即收缩时,曲线上升;舒张时,曲线下降。否则,可将张力换能器旋转180°。
(2)在加药前,必须先准备好更换用的38℃台氏液。
(3)每次加药出现效果后,必须立即更换浴槽内的台氏液,待肠段恢复正常活动后再观察下一个项目。
想一想
乙酰胆碱对消化道平滑肌和对心肌的作用有何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