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训目的
(1)通过对模型和标本的观察,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各脏器的位置、重要结构和主要毗邻关系。熟悉腹膜所形成的结构和与脏器的关系。
(2)在人体上辨认咽峡、腭扁桃体、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胆囊、肝的体表投影。
(3)熟悉胃溃疡、门静脉性肝硬化和坏死后性肝硬化的大体标本的病变特点。
二、实训器材
尸体(示教消化器官);消化器官的各分离标本和模型(食管、主动脉与气管,胃、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与阑尾,直肠);人体半身模型;头颈正中矢状切面模型和标本;各类牙和牙构造的模型和标本;咽腔和咽壁模型和标本;男、女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模型和标本;3对唾液腺、肝、胆、胰及十二指肠模型和标本;腹膜标本或模型;胃溃疡、门静脉性肝硬化(小结节性肝硬化)和坏死后性肝硬化(大结节性肝硬化)的大体标本;多媒体设备,消化系统正常和异常的大体结构图片和视频材料。
三、实训内容
(一)正常消化系统模型、大体标本观察
1. 口腔 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硬腭、软腭、腭垂、腭舌弓、腭咽弓、腭扁桃体、咽峡、舌系带、舌乳头。
2. 牙 形态、构造、数目、排列(牙质、牙釉质、牙骨质、牙腔)(图3-9-1)。
图3-9-1 牙的构造模式图(纵切)
3. 咽(图3-9-2、3-9-3) 位置、分部与交通。结构:①鼻咽:咽鼓管咽口、咽隐窝、咽鼓管圆枕、咽扁桃体;②口咽:腭扁桃体;③喉咽:梨状隐窝。
4. 食管 位置,食管与气管和支气管的关系、食管的3个狭窄及其和中切牙的距离(图3-9-4)。
图3-9-2 头颈部正中矢状切
图3-9-3 咽腔(切开咽后壁)
图3-9-4 食管的位置及3个狭窄
5. 胃 位置、形态(幽门、贲门、胃大弯、胃小弯、角切迹、胃窦)、分部(胃底、胃体、幽门部、贲门部)(图3-9-5)。
6. 小肠(图3-9-6) 小肠各部位置及十二指肠的分部和十二指肠大乳头。
7. 大肠(图3-9-6) 包括:①盲肠和阑尾的位置、回盲瓣;②结肠的分部、各部的位置和外形特征(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③直肠的位置和弯曲(骶曲和会阴曲)。
8. 肛管 肛门、肛柱、肛瓣、肛窦、齿状线、肛梳、白线、肛门内、外括约肌。
9. 肝(图3-9-7、3-9-8) 包括:①肝的位置。②肝的形态:肝镰状韧带、肝左叶、肝右叶、方叶、尾状叶、肝门的位置和出入肝门的结构(门静脉、肝固有动脉、左右肝管等)、胆囊窝及胆囊;肝圆韧带、静脉韧带、腔静脉沟及下腔静脉。
10. 胆囊与输胆管道(图3-9-9)
(1)胆囊:位置、分部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
图3-9-5 胃的形态和分部
图3-9-6 空肠、回肠与大肠
图3-9-7 肝的膈面
图3-9-8 肝的脏面(www.zuozong.com)
(2)输胆管道: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肝胰壶腹及其开口部位,肝胰壶腹括约肌。
11. 胰(图3-9-9) 胰的位置、分部(胰头、胰体、胰尾)、胰管的开口(十二指肠大乳头)。
图3-9-9 胆囊及输胆管道
12. 腹膜 壁层、脏层、腹膜腔、腹膜形成的结构(肠系膜、小网膜、大网膜、网膜孔、陷凹)、腹膜与脏器的关系(内位器官、间位器官、外位器官)(图3-9-10)。
图3-9-10 腹膜腔矢状切面模式图(女性)
(二)在人体上触摸下列器官和部位
舌乳头、舌系带、舌下阜、舌下襞、咽峡、牙(排列程序)、腭扁桃体、阑尾的体表投影、胆囊底及肝的上下界的体表投影。
(三)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大体标本观察
图 3-9-11 胃溃疡
1. 胃溃疡(图3-9-11) 部分胃,沿大弯切开,于胃小弯靠近幽门部处见一小型圆形溃疡,边缘整齐,状如刀割,溃疡深达肌层,底部较平坦。
(1)病变脏器:胃。
(2)变部位:胃小弯靠近幽门部。
(3) 病变特点:①溃疡呈椭圆形;②边缘整齐;③底部平坦。
2. 门静脉性肝硬化(小结节性肝硬化)(图3-9-12) 肝脏体积缩小,质地变硬,表面有颗粒状隆起,包膜增厚。切面呈黄褐色,有无数弥散分布圆形或类圆形灰白色的小结节,大小均匀。小结节由较狭窄的灰白色纤维间隔包围。
图3-9-12 门静脉性肝硬化
(1)病变脏器:肝脏。
(2)病变部位:整个肝脏。
(3)病变特点:①肝脏体积缩小;②表面呈结节状,结节大小相似;③结节间纤维间隔较窄。
3. 坏死后性肝硬化(大结节性肝硬化) 肝脏体积缩小,质地变硬,包膜增厚。表面及切面可见广泛分布,大小不一的结节隆起,结节之间的纤维间隔较宽,凹陷较深。
(1)病变脏器:肝脏。
(2)病变部位:整个肝脏。
(3)病变特点:①肝脏体积缩小,质地变硬;②表面及切面可见广泛分布的结节,结节大小不等;③结节间纤维间隔较宽。
想一想
(1)想一想食管、胃、肝和胰的位置和形态,食管的3个生理性狭窄在哪里?
(2)比较门静脉性肝硬化和坏死后性肝硬化在大体结构上的异同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