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大革命后中国科学院的平反

文化大革命后中国科学院的平反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大革命”导致中国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科技队伍处于“青黄不接”的断层边缘。加之“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0年中少培养了大约100万科技人员。在“反右”斗争和“文化大革命”中,很多科技人员蒙受了不白之冤。这是“文化大革命”后最早平反的冤假错案,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反响。中国科学院的平反举措粉碎了长期以来套在知识分子及其家属身上的精神枷锁,在科技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文化大革命后中国科学院的平反

“文化大革命”导致中国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科技队伍处于“青黄不接”的断层边缘。据《中国科技发展60年》一书的统计:“截至1978年6月底,全国共有科技人员595万人。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从事科技工作的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157万人,农林技术人员29万人,医药卫生技术人员128万人,科技研究人员31万人,教育人员89万人,其他161万人。”

再从专业学科领域来看,不仅一些新兴、边缘学科缺乏有关专业人员,就是在工业、交通、建筑等国民经济的基本部门,科技人员也不足。每100名职工中,工程技术人员不到4人;平均每万名农业人口只有4名农技人员;平均每万人口中医师还不足4人,科研人员只有3人。在中等专业学校中,自然科学教员平均每人负担100名学生的教学任务。科技人员的分布也不均衡,他们大多集中于大中城市的科研和教学部门。虽然科技队伍中也拥有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但从整体而言,高水平的人才还是较少。其中,中级科技人员不足16万人,占从事科技工作的科技人员总数的3.6%;高级科技人员只有1.9万人,仅占0.4%。在仍从事科技工作的现有科技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仅有43%;有81万科技人员未从事科学技术工作、改行或被闲置,约占总量的13.6%;有的虽然从事科学技术工作,但专业不对口,约占10%。加之“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0年中少培养了大约100万科技人员。同时,中青年人才奇缺,青黄不接严重,35岁以下者仅占36%。显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不论从数量上还是水平上都处于相对落后状态,不能适应加速“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鉴于上述严峻现实,为改变科技人员队伍远远落后于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求的状况,充分发挥科技人员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的积极性,恢复和重建我国的科技队伍,中央在全国开始实施拨乱反正和冤假错案平反等一系列恢复科技队伍和构建人才发挥作用机制的措施。(www.zuozong.com)

全国科学大会后,科技领域开始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在“反右”斗争和“文化大革命”中,很多科技人员蒙受了不白之冤。随着全党和全国人民揭发批判“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罪行的深入,广大群众和干部纷纷要求纠正错误,为历史上的冤假错案平反。平反的破冰之旅始于1978年1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召开大会,宣布“四人帮”及其党羽在中国科学院上海一些科研机构中制造的“两线一会特务集团”纯属假案、冤案,对遭受迫害的同志予以彻底平反。这是“文化大革命”后最早平反的冤假错案,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反响。3月,院党组请示方毅并报邓小平,为在“文化大革命”中因受林彪、“四人帮”及其党羽迫害去世的地球物理学家赵九章、数学家熊庆来、冶金学家叶渚沛、昆虫学家刘崇乐、理论物理学家张宗燧、真菌学家邓叔群等著名科学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并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骨灰安放仪式。中国科学院严肃认真地处理了过去审干中遗留的问题1700多件,约占应复查和落实政策的人数的90%。一些长期被打倒的干部在落实政策后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中国科学院的平反举措粉碎了长期以来套在知识分子及其家属身上的精神枷锁,在科技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1978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对错划的“右派”予以纠正。同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出台了《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要求各单位对知识分子队伍应该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做好复查和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做到有职有权有责;要调整用非所学,做到人尽其才;努力改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加强领导作风等。据有关部门统计,在错划的54万名“右派”中,知识分子、技术人员、专家占60%以上,有的单位占80%。对错划“右派”的复查纠正,实际上是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的贯彻实施,解放了大批人才,一批饱经磨难的知识分子从长期的精神压抑中解脱出来,获得了新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