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活力征象与归属感,向心性文化

活力征象与归属感,向心性文化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拥有这两个活力征象,文化层级Ⅳ不仅可持续,还能吸引新的成员和提高已有成员的忠诚度。所以我将之称为向心性文化。归属活力征象是指成员对自己的文化有一种归属的感觉。归属感对于作为一个生物物种的人类非常重要,一种文化长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能创造并维持这种归属感。第二个带来归属感的活力指标是里程碑。第一个活力指标广泛地指一种文化有志于实现的目标。

活力征象与归属感,向心性文化

文化层级Ⅳ比层级Ⅲ又多了两个活力征象:归属和向往。归属与向往听起来类似,但有很大的差异(具体见以下关于向往活力征象的讨论)。一个人可以对一种文化有归属却不向往,同理,也可以有向往却没有归属。当然,一种文化可以同时拥有带来归属和向往的要素。因为拥有这两个活力征象,文化层级Ⅳ不仅可持续,还能吸引新的成员和提高已有成员的忠诚度。换句话说,这样的文化不仅可以长期存活,而且还会繁荣发展。所以我将之称为向心性文化。

归属活力征象是指成员对自己的文化有一种归属的感觉。归属可以指一个人精神上与文化的共鸣,也可以指这是一个将你视为他们一分子的群体。归属感对于作为一个生物物种的人类非常重要,一种文化长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能创造并维持这种归属感。帮助建立归属感的有四个活力指标,分别为历史、里程碑、友爱和安全感。

第一个带来归属感的活力指标是(共同的)历史。不论是个人、家庭、朋友或企业,一个组成形式的实体必须有能被识别的共同历史来让它的成员感到自己归属于一个比现在的自己更大更丰富更悠久的存在。早在人类还住在洞穴中时,就已经发展出了这种基本需求。这个历史包含了起源(例如在家庭组成形式里父母怎么认识的)、神话传奇(不能被证实但有趣且有关的故事)、英雄和恶魔(例如一个企业里创造了两月内发明新产品的纪录保持者)等。这样的历史可以用正式(如文本、实体)或非正式(如故事、叙事)的方法记录和传递。这些是人们会在餐桌和饮水机边讨论的事情。

第二个带来归属感的活力指标是里程碑。指的是一个个体存在过程中影响决定了它的特性的关键事件。这些事件或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三观,或让这个人养成一种重要的习惯。可以让一个人经历一些关键事件并因之成长的文化会对这个人有很大的向心力。人通常会通过自己生命中的关键事件来定义自己,而且人的记忆也非常有选择性。如果一个人的某些里程碑和一种文化紧密相关,他会感到他与这个文化之间是不可分的。

第三个带来归属感的活力指标是成员间的友爱。这种友爱对于维持成员间关系和增强归属感极度重要,通常采用和实践相似的文化元素来增强,譬如语音(方言、偏好的沟通方式、俚语或者常用词/短语/缩写/表情等)、食物、着装、肢体语言、球队、音乐艺术文学。友爱也可以通过共同的哲学世界观、规范和期待,甚至思维方式、决策方式和行事方式等产生。友爱的结果之一就是获得同种文化里其他人的接纳和尊重,这种结果会大幅地增强归属感。(www.zuozong.com)

第四个带来归属感的活力指标是安全感。安全感是指一个成员认为在自己有需要时,同种文化的其他成员会伸出援助之手,也确信自己不会被不公正地对待。某种意义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增强归属感中安全感指标的一种极端形式。

向心性文化的另一个活力征象是向往。令人向往的文化会让它的成员感到自豪,鼓励他们追求更美好的梦想,促进他们实现更宏大的目标。它不用让外部的其他人觉得恢宏和鼓舞人心,但必须让内部成员有这种感受。向往也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要有多么崇高的追求,它只是说这种文化可以为着特定的目标激励成员。一种令人向往的文化也会在世界文化的大家庭里占据一席受人尊重的位置。

向往有三个活力指标:目标、事件和人。目标这个活力指标比较抽象,可以来自整个连续的时间轴——过去、现在和将来。而后面的指标则是经验性的,可以发生在过去或是当下。第一个活力指标广泛地指一种文化有志于实现的目标。它可以是过去的目标(例如“我们尝试了这个,虽然困难重重、目标高远,但我们还是取得了进展”),或是现在(“这是我们今年〔这个时间段〕希望达到的目标”),或是未来(“到2050年,这是我们要实现的”)。第二个活力指标指过去或现在发生的令人向往的事件,让成员们感到自豪,或是鼓励他们有更大的梦想、更高的追求。比如“那时我们家里没有电视,但大家每天晚上都会在一起开心地谈天”。第三个活力指标指过去或现在真实存在的,令人向往的人。这些人可以是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等等(表2)。

表2 向往活力指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