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公共外交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例如丑化了塔利班和基地组织,较好地进行了媒体管控,通过对阿富汗安全力量的培训提高了阿富汗政府的能力,通过对基础设施、医疗、教育和公共卫生等的提升改善了阿富汗公众的生活,并且实施了“温和的伊斯兰之声”“指挥官应急援助项目”“妇女接触小组”和“人文地形小组”等较为成功的军事公共外交行动,从而获得了越来越多阿富汗公众的支持和好感。但美国军事公共外交模式在阿富汗战争中运用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缺陷,包括在信息传播、教育和培训以及关系建立途径中的缺陷。通过对这些缺陷的梳理,可以更好地认识美国在阿富汗军事公共外交模式的运用情况以及得与失。
一、 信息传播途径运用的缺陷
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国军事公共外交模式的信息传播途径运用的缺陷主要有对公众不够了解、叙事方式不当、媒体管控仍有漏洞和没有占据舆论先机等。
一是对受众不够了解。美国军方对阿富汗公众的文化程度、语言和生活习惯了解不够充分,导致有些信息传播行动不成功。传播学学者卡斯林·詹明森(Kathleen Hall Jamieson)认为,受众依靠他们的文化经验、人生经验和社会交流习俗来阐释信息。(122) 阿富汗公众根据自己的文化水平和社会经验来解读美军的信息,解读后的效果往往和美军所希望的差异较大。
例如,美军的一种传单由上下两张对比图组成,上图是奥萨马·本·拉登和塔利班头目的形象,下图是他们形如骷髅的魔鬼形象。传单想告诉阿富汗人,这些恐怖主义头目的实质是一群魔鬼。但根据事后的调查来看,一些不识字的阿富汗公众完全不认识这些恐怖主义头目,而认为图上包着头巾的恐怖主义头目就是普通的阿富汗平民,认为美军传单的意思是威胁要杀死所有阿富汗人。再例如,美军曾散发印着“9·11”恐怖袭击中世贸中心遇袭照片的传单来解释阿富汗战争的原因,但许多阿富汗人是文盲,根本想不到摩天大楼被撞起火和多国部队进驻阿富汗有什么联系。(123) 所以,美军的失误是采用了美军熟悉而阿富汗公众却不熟悉的形象,对公众的理解力没有准确评估。
美军对阿富汗公众的不了解还表现在对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够了解。在阿富汗,人们更多是从他们的邻居或熟人那里获得信息。(124) 许多阿富汗公众习惯通过熟人聊天这种人际传播形式来获取信息,相比从大众传媒获得的信息,他们更加相信从熟人那里获取的信息。因此,电视和报纸等媒介并不太适合阿富汗公众。
二是叙事方式不当。美军在阿富汗信息传播中使用的叙事方式有时不太恰当。美军使用的“我们/他者”的二分法话语体系在实际传播过程中存在缺点。因为阿富汗战争期间,反恐战争的对象扩大到西方国家国内的极端分子,涉及到全球的穆斯林,从而使“我们/他者”的界限变得模糊。此外,美国曾经帮助过塔利班崛起的事实更进一步使美军的叙事显得没有客观标准,因为公众认为,美国只是为了他们的利益而联合或打击塔利班,并不是为了阿富汗公众的利益,因此,这种“我们/他者”的划分只是为了宣传需要而采用了对美国有利的方法。所以,这种叙事方式界限模糊而且不可信,没有起到团结阿富汗公众和国际社会的效果。
虽然后来美军又试图将穆斯林按“好的”和“坏的”来区分,但此方法仍不太奏效。虽然美国国防部努力传播“并不是所有穆斯林都是敌人”这一理念,但西方国家公众似乎仍然普遍把穆斯林看作是“他者”阵营。例如,澳大利亚常常对外国的援助要求非常慷慨,但在阿富汗战争期间,澳大利亚政府却对援助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难民的要求没有像往常那样积极支持。(125) 这表明,美军的叙事并没有将公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所谓“坏的”恐怖分子身上,而是让公众对“穆斯林”这个标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西方文化和穆斯林文化的某种隔阂。
此外,美军对阿富汗战争的叙事是,“阿富汗战争是对‘9·11’事件的反击和对阿富汗政府的支持”,但这种叙事在阿富汗公众中间没有产生多少共鸣。因为阿富汗公众对“9·11”事件没有切身感受,很难对他们解释“9·11”事件与阿富汗战争的联系。而且,阿富汗新政府由于腐败、低效和治理能力差等,使阿富汗公众对其并没有多少好感和信任,因此阿富汗公众不理解美军为什么要支持这么一个政府。所以,阿富汗公众对美军的这种叙事难以理解或产生共鸣。相比之下,塔利班的叙事方式是将塔利班描绘为对抗帝国主义和异教徒侵略的战士和法律与安全的保卫者,这种叙事比美军不当的叙事更有效。
而且,美军采用的不当叙事方式还会危及援助人员的安全。例如,美军一些传单上印着一条阿富汗女孩背着一袋麦子的图像,配文是“为了继续获得人道主义援助,提供一切与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信息”,还有一些传单写着“任何对联军的袭击都会阻碍援助物资送达你们所在的地区”。(126) 这种叙事方法给阿富汗公众的感觉是美军在威胁他们为美军搜集军事情报,否则就要停止食品供应和物资援助。结果加剧了阿富汗公众对援助者的不信任甚至暴力行为,使人道主义援助者处于危险的境地。可见,不当的叙事不仅不能达到传播效果,还容易引起敌意和攻击行为。
此外,在推动阿富汗妇女解放这一话题时,美国国防部把妇女解放和扔掉长袍联系在一起进行叙事,但后来的现实是,阿富汗妇女虽然被解放了却还穿着长袍。之后,美国国防部只好作出补救,称阿富汗妇女是在等待压迫真正结束了才敢抛掉长袍。(127) 这种叙事方式简单化地将长袍塑造成对女性压迫的象征物,并不符合阿富汗公众的文化和传统,因为长袍只是阿富汗女性的一种传统服装而已。
三是媒体管控存在漏洞。美军在阿富汗战争期间的媒体管控存在漏洞,主要原因是难以管控西方记者从巴基斯坦发出的报道。在阿富汗战争期间,巴基斯坦成了西方记者报道阿富汗战争的大本营,因为巴基斯坦距离阿富汗战争前线比较近,而且因为曾受英国殖民统治而在文化上与西方比较接近。西方记者在巴基斯坦可以接触到许多支持或同情塔利班的普什图人。
很多阿富汗普什图人由于民族一致性和战争而在巴基斯坦生活,这些普什图人普遍支持或同情以普什图人为主体的塔利班。西方记者在巴基斯坦可以随意进入普什图人聚居区和普什图难民营,从而接触了大量负面信息和情景,例如反对美国侵略的愤怒人群以及阿富汗难民等。(128) 可见,美军虽然在阿富汗境内加强了媒体管控,但却无法控制西方记者从巴基斯坦获得和发出的负面信息。
此外,尽管美军在媒体管控中尽量限制关于平民伤亡的报道,但由于美军本身的作战特点容易造成平民伤亡,因而无法杜绝此类报道。美军由于兵力不足而无法对村庄和行政中心进行足够保护,只能大量采用空中打击的方式,导致平民伤亡发生的概率较大,使美军在舆论上处于被动。(129) 因此,关于平民伤亡的报道难以避免,导致美军的形象受损,并使得塔利班可以借此来从舆论上攻击美军。
四是没有占据舆论先机。美军信息传播过程较慢,而且审批程序耗时长,导致美军在信息传播中难以占据舆论先机。美军条令要求,对公众的传播需要依据诚实和负责的原则,因此美军信息传播为了追求准确而耗时长且反应慢。相比之下,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等却对消息不分真假就立即发布,而且还编造消息来攻击美军。(130) 由于他们第一时间占据了制造舆论的主动权,致使公众对他们的消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美军驳斥他们的虚假宣传时,那些对美国不利的言论已经深深植入公众的头脑中了,导致美军的传播起不到效果。
再者,塔利班常常制作虚假的战斗胜利视频或制造作战胜利的假象,来破坏美军的士气,并动摇阿富汗公众对政府和美军的信心。例如,2007年2月18日早上,一架美军直升机在阿富汗东南部坠毁,而塔利班发言人优素福·艾哈迈迪(Yosuf Ahmadi)立刻声称他们在阿富汗南部击落美军的直升机,但并没有说出在坠毁直升机上的人员数量和身份。(131) 这其实是塔利班利用美军的坠机事件在进行虚假宣传,目的是制造他们军事能力强大的假象,但由于美军没有在塔利班之前发布对此事件的报道,导致阿富汗公众相信了塔利班的传播,以致美军失去了占据舆论主动权的先机。
二、 教育培训途径运用的缺陷
美军在阿富汗战争中运用教育培训途径的过程中暴露出的缺陷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www.zuozong.com)
一是对在美国培训的阿富汗军人监管不力。根据美国阿富汗重建特别监察长(SIGAR)办公室2017年的报告,从2005年到2017年10月19日,在美国受训的阿富汗军人已经有152名不请假离开(absent without leave),占在美国受训的80多个国家军人不请假离开总人数的47.5%。其中70名逃离了美国,13名下落不明,39名获得了合法地位,27名被逮捕、开除或准备开除,只有3名返回继续参加培训。(132)
这种情况造成了以下危害:第一,不请假离开的阿富汗军人对美国安全构成了威胁,引起了公众的关注。福克斯新闻网、《今日美国》报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都曾报道过阿富汗军人不请假离开的事件,美国海军犯罪调查部门为此还通过联邦和地方法律官员发出过全国警告。第二,阿富汗军人不请假离开造成对阿富汗军队战斗力和士气的损害,而且损害了阿富汗重建工作。例如,联合安全过渡指挥部(the Combined Security Transition Command)被迫取消了2017财年近十种阿富汗军人在美国的培训项目,如后勤上尉职业培训、基础军械军官领导力培训、工程上尉职业培训、野战火炮上尉职业培训和步兵基础军官培训等。(133) 致使这些阿富汗重建所急需人才的培养受到影响。第三,阿富汗军人不请假离开还造成美国政府投入在培训上的数百万美元被浪费,以及培训名额被浪费。
美国阿富汗重建特别监察长(SIGAR)办公室2017年报告称,出现这种情况有以下原因:第一,阿富汗国防部没有制定有效的政策来防止和处理此类事件。第二,美国在选取前来培训的阿富汗军人时没有开展严格的审查,且没有采取有效的手段阻止擅自离开的阿富汗军人成为合法的美国公民。第三,有的阿富汗军人完成在美国的培训回国后,并没有被分配到合适的军事岗位上,导致阿富汗军人的学习动机不强。第四,有的阿富汗军人回到国内还会受到恐怖主义分子的威胁。因此,在美国参加培训的阿富汗军人不请假离开成了困扰美国和阿富汗的一个问题。
二是培训出来的阿富汗军人和警察质量不高。美军对阿富汗国民军和警察部队的培训存在缺陷。美军为了尽快帮助阿富汗建立自己的安全力量,在招募相关人员时急于扩大规模,导致人员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较低,加大了训练难度,并存在治安人员后期倒戈的隐患。(134) 可见,由于美军在培训的招募阶段急于求成,导致培训的效果受到影响,甚至出现阿富汗国民军的成员袭击美军或国际安全援助部队人员的事。
而且,在对阿富汗安全力量和律师的培训中,美国国防部将阿富汗军人、警察和律师的培训越来越多地委托给了私人承包商,而这些承包商常常没有足够的监管和质量控制机制,导致这些培训项目虽然花费巨大,但训练出的阿富汗军队和政府人员的能力却参差不齐。(135) 因此,美国国防部将培训委托给私人承包商去负责,从而导致培训出来的人员总体素质不高。
三、 关系建立途径运用的缺陷
美国军方在阿富汗运用关系建立途径时存在一些缺陷。
一是没有明显改善公众生活。美国军方在阿富汗的重建工作虽然投入了很多资金和人力,但仍然没有使阿富汗公众的生活得到明显的改善。历经多年重建后,阿富汗仍然处于分裂状态,而且部族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张,新政府效率低下而且存在腐败问题,暴力恐怖袭击频发,社会缺乏安定,人民生活依旧贫穷,大批难民逃离到巴基斯坦,平民伤亡时有发生等等。(136) 阿富汗公众并没有感到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甚至有些人觉得还不如以前塔利班执政时期秩序良好。
这种情况与布什政府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有关。伊拉克战争开始后,美国将大量的兵力和资金用于伊拉克战场,对阿富汗的重视程度下降。(137) 由于伊拉克战争占据了美国政府的注意力,并消耗了美国的大部分兵力和资金,阿富汗重建项目往往无法获得充足的资金和人力支持,导致重建一度被搁置。而且,即使奥巴马政府上台后重新将阿富汗作为重点,对阿富汗增加了兵力和资金投入,但美国承诺提供的援助金额仍无法满足阿富汗的实际需要,而且援助资金往往迟迟难以到位,致使经济重建的进程被延缓。(138)
由于援助资金不足或难以到位,重建工作进展较为缓慢,阿富汗公众的生活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导致公众对阿富汗新政府不满和失望,对美军进驻阿富汗的目的产生怀疑,从而使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得以重新集结并壮大,更进一步加剧了阿富汗社会的不安定和矛盾。
美国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麦克·马伦在2009年说,“由于美国在与阿富汗公众建立信任关系以及实现承诺方面没有投入足够的钱财和力量,阿富汗的公共外交显得言行不一”(139) 。由于美军在阿富汗的重建方面投入的资金和人力不足,导致有些直接关系民生的重建工作被延误或无法开展,阿富汗公众仍生活在贫困和落后的状态,因此公众很难对美军和美军支持的新政府抱有好感。
二是美军士兵的不当行动损害了关系。美国军方虽然宣称要尊重穆斯林文化和帮助穆斯林公众,并在实际行动中做了许多提高阿富汗公众生活质量和安全感的事,但个别美军士兵对伊斯兰教的亵渎行为严重损害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关系。
例如,2012年2月21日,阿富汗民众在美军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外发现大量包括《古兰经》在内的伊斯兰宗教书籍被焚烧。此事件在阿富汗国内激起了反美高潮,全国多个城市爆发抗议示威活动,阿富汗东部一个美军基地遭示威者包围并引发骚乱,基地内一名阿富汗士兵枪杀了两名美军士兵,美国驻阿富汗大使馆被迫关闭。虽然事后美军解释说这几名士兵是把这些书籍误当成垃圾焚烧,但仍然无法平息公众的愤怒。(140)
此事件说明,虽然几名美军士兵并不代表全部美军和美国人,但其不当行为却引起了针对美军和美国的大规模抗议行动并升级为暴力冲突,严重损害了与阿富汗公众的关系。此外,还有媒体爆出的美军士兵侮辱塔利班分子尸体和美军士兵射杀阿富汗平民等事件,导致美军努力建立起来的关系毁于一旦,而且这种后果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
三是军队的短期性不适合建立长期关系。首先,美军的任务短期性不适合开展需要长期投入和循序渐进的关系建立行动。(141) 美军人员任务期较短,而且军事人员频繁轮换,这样导致美军人员无法与阿富汗公众进行深入交流和长期交往,而且也无法积累关于阿富汗当地文化和风俗等的充足的知识,无法为美军收集和建立相关的资料。此外,军事人员频繁轮换还会导致经常需要进行工作的交接和过渡,从而损害了一些关系建立项目的延续性和效果。
其次,由于军队任务期短,有些项目在设计的时候只是为了尽快达成军事行动目标,而没有长远规划,导致没有对这些项目进行后续跟进,致使前期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例如,对于美军在阿富汗花费大量资金的指挥官应急反应项目来说,有些项目虽然达到了近期和短期效果,但随着负责该项目的部队撤离后,项目被荒废或起不到作用。(142) 这些项目交给了阿富汗地方政府,但阿富汗当地政府却因为专业能力不足或缺乏后续资金,无法继续实施或完成这些项目,或者没有对项目中所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工程进行维护,导致有些设施破败失修,或有些项目半途而废。此外,由于负责该项目的美军撤离后,缺乏对项目的后期监管,导致阿富汗当地政府挪用或贪污用于该项目的资金,从而导致美军的资金浪费和阿富汗当地政府的腐败。
因此,美军人员任务期短和军事人员频繁轮换导致美军人员无法与阿富汗公众建立长期关系,影响了工作的延续性,并导致一些项目半途而废,不利用开展关系建立行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