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大致可以分为六类:报考研究生、报考编制单位(如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选调生等)、大学生服务基层项目(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等)、应征入伍、出国留学、应聘企业和自主创业。毕业生可根据就业形势和自身状况加以选择。关于应聘企业和自主创业在专门章节中介绍。
(一)报考研究生
研究生入学考试是指教育主管部门或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和招生单位组织的面试组成。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为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选拔要求因层次、地域、学科、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具体考试科目可查看报考学校当年发布的研究生招聘简章。
1.政策规定
研究生可分为全日制和在职两种。两者最大区别在于全日制毕业有学历和学位,在职毕业只有学位而无学历。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且考试合格并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国家颁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研究生的学习方式有三种:全脱产、半脱产、在职学习。
2.报考流程
一是网上报名。通常每年10月10日至31日,应届毕业生9月17日至23日,考生通过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yz.chsi.com.cn;教育网网址:yz.chsi.cn),按报名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填写本人报名信息。网报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或校正部分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二是现场确认。网上报名成功后,考生携带相关证件到自己选择的报考点缴费、照相、确认报名信息并签字。三是初试。初试科目为政治理论、外语和两门专业课。其中政治理论、外语由国家教育部统一组织命题。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春节前15天。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3月上旬公布考生考试成绩(各省自行公布),考生可通过网络、热线电话等途径查询考分。四是复试。复试一般包括专业课测试,外语听力、口语测试和专业面试三个环节(各高校有所侧重)。其重点在于测试考生的科研能力、思维能力、外语能力和心理素质等。五是录取。招生单位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考生平时的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专业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对于思想品德不合格者,不予录取,被录取的考生经本人申请和招生单位同意,可以保留学籍1~2年再入学。
3.考试注意事项
(1)学好基础知识,提前做好考研准备。对于入学后立志考研的学生来讲,大一、大二也是非常重要的时期。除了专业课要学扎实以外,大学外语和高等数学一定要学扎实,这两门课程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所占比重很大,是将来研究生学习的基础能力准备。只有外语和数学没有后顾之忧,才能为将来考研预留足够的时间复习备考。
(2)借鉴考研经验,早日确定考研目标。进入大三以后,应该在充分了解各高校研究生招生简章的基础上,利用不同方式,积极和考研成功的师兄、师姐进行交流,请教考研经验。一方面要掌握自己复习备考的知识要点,另一方面要了解备考高校研究生的基本概况,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早日确定自己的考研目标。
(3)做好考研复习,从容应对考研面试。确定考研目标后,应该按照报考高校发布的招生简章和指定的考试参考书目,扎实做好相关科目的学习。对于公共课,由于政策的延续性,一般变化不大,要仔细研究历年考题,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专业课,要关注高校在自己备考的研究领域是否有重大改变,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复习准备。如果研究生笔试通过,接到报考学校的面试通知,还要在对报考学校详细了解的基础上,积极做好面试准备,如了解往年复试的情况,了解可能出题或面试老师的特点,了解所报考专业的最新动态及相关导师的主要研究方向等。由于大部分高校实行差额面试,如果消极面对,有可能使自己的努力付之东流,因此,对于面试准备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笔试成绩上线但没有接到面试通知的考生,一定要积极查阅研究生调剂信息,积极与相关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或所在学院联系,争取面试机会,只要有希望,就不要放弃任何一个调剂的机会。
【案例故事】
某高校2007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田珊,一心想跨专业报考经济管理方向研究生,2011年因准备不充分,研究生笔试没通过。于是,她找了一份工作,边工作边复习,越工作越坚定了考研的信心。经过不懈的努力,田珊2013年考研笔试成绩达到了东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初试线,但由于高分考生较多,没有接到复试通知。经老师推荐和自己的积极联系,田珊争取到了浙江工商大学的面试机会,并认真准备面试,最后终于成为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劳动经济学的一名研究生。
【分析】 研究生考试没有想象的困难,即使是跨专业,只要有毅力和恒心,哪怕是边工作边考研,也能成功。
(二)报考编制单位(公务员、事业单位和选调生)
1.公务员录用考试
公务员录用考试是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的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录用考试。
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我国公务员统称国家公务员,具体分为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和地方国家公务员。
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考查的是报考者从事公务员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潜能。而申论考试根据报考职位的不同,设置两类试卷,分别是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
各省(市)地方考试科目都是自定的,一般都有笔试和面试。笔试科目各有不同,北京、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和广东等省的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要报考地方公务员的毕业生要注意查阅当地政府公布的招考简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结束后,将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进入体检和考察的人选。
2.事业单位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又称事业编制考试,这项工作由各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委托省级和地级市的人事厅(局)所属人事考试中心命题和组织报名、考试并交用人单位成绩名单,部分单位自行命题组织实施。目前尚无全国和全省、市统一招考,最多县级各个单位统一招考,一般规模大的采取网络报名,人数少则现场报名。(www.zuozong.com)
事业单位招考公告一般情况下发布在省、地级市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局)所属的人事考试中心的网站上,笔试和面试分数基本上各占一半,有的四六开。
我国的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各级党政机关,教科文卫,以及新闻出版、体育、环境监测、城市建设等。此外,还有一些机关的附属机构和法律服务所等。
报考流程:个人报名、单位初审、网上缴费、笔试、资格审查、面试、考核体检和签订合同。
3.选调生的选聘
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及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村官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这批毕业生简称“选调生”。选调生选聘一般都要参加地方公务员考试,所以选调生也是国家机关公务人员。
报名方法、报考条件、考试内容等详见各省市相关文件通知。
(三)大学生服务基层项目
1.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由共青团中央牵头,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组织实施。从2003年开始,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3年的教育、农技、卫生、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招募选拔、服务期限、选拔条件与政策补贴等详见网站http://xibu.youth.cn/zcwj/。
2.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工作
2008年,中组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关于印发〈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通知要求,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团支部书记、副书记等职务;选聘的高校毕业生在村工作期限一般为2~3年。目前每年仍有计划。选聘对象及基本条件、选聘程序、政策待遇等详见大学生村官网http://www.dxscg.com.cn/,以及各省市大学生村官网,如江苏省大学生村官网http://www.jsdxscg.gov.cn/。
3.“三支一扶”计划
“三支一扶”是支教、支农、支医、扶贫的简称。2006年开始,中组部、人事部等八部门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以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统一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2万名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乡镇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服务期限一般为2~3年。招募对象及基本条件、招募程序和政策待遇等详见各省市每年的招募通知。
(四)大学生应征入伍
国家鼓励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这里的“高校毕业生”指中央部门和地方所属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和独立学院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生、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应届毕业生(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不包括往届毕业生和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类学生以及各类非学历教育的学生。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服役年限是2年。
年龄方面,高职(专科)毕业生为当年年满18至23周岁,本科以上学历的可以放宽到24周岁。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没有专业限制,符合政治、身体、年龄、文化条件的都可以报名应征。
1.毕业生应征入伍优惠政策
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除享有优先报名应征、优先体检政审、优先审批定兵、优先安排使用“四个优先”政策,家庭按规定享受军属待遇外,还享受优先选拔使用、补偿学费代偿国家助学贷款、退役后考学升学优惠、就业服务等政策。
2.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基本程序
一是网上预征报名。每年4—7月,毕业生可登录“大学生预征报名系统”,填写相关信息,下载打印《应征男青年网上报名登记表》《应征入伍高校毕业生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申请表》,及时交所在学校有关部门审核。二是初审初检。高校及其所在地县级兵役机关负责高校毕业生的目测摸底工作。三是到户籍所在地应征。毕业生户籍所在地县(市、区)征兵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应征学生的体检、政审和审批定兵。
(五)出国留学
如今,出国留学已成为越来越多毕业生的选择。留学主要包括调查、申请、准备(学业、经济、各种材料)等阶段。对于想留学的学生来说,应及早准备,提高成功率。一般在大二时应通过托福或GRE或GMAT考试,最迟不宜超过大三上学期。到了大三,拥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可以根据职业兴趣,选择以后将要攻读的专业,并且利用课余时间看一些专业书籍,参与相关课题研究。到了大四,可以准备材料、投递资料等,等待录取。具体步骤如下:明确出国动机;选择具体目标(国家、学校和专业);申请护照;申请签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