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进行库存商品的会计处理?

如何进行库存商品的会计处理?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应设置“库存商品”科目,借方登记验收入库的库存商品成本,贷方登记发出的库存商品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期末结存库存商品的成本。此外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还可以采用毛利率法进行日常核算。2×18年10月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为300 000元,售价总额为360 000元;当期购进商品进价成本为500 000元,售价总额为640 000元;当期商品销售收入750 000元。

如何进行库存商品的会计处理?

企业应设置“库存商品”科目,借方登记验收入库的库存商品成本,贷方登记发出的库存商品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期末结存库存商品的成本。

(一)库存商品的入库和发出

库存商品—般按实际成本进行核算。产成品的收入、发出和销售,平时只记数量不记金额;月末计算入库产成品的实际成本;对发出和销售的产成品,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其实际成本。

产品种类比较多的企业,也可以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并需要设置“产品成本差异”科目,该账户性质和结构与“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相同。

1.验收入库

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核算的,当产品完成生产并验收入库时,应按实际成本,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

[例3-26] 甲公司“商品入库汇总表”记载,2×18年5月已验收入库X产品100台,实际单位成本150元,共计15 000元;Y产品80台,实际单位成本200元,共计16 000元。甲公司应编制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X产品 15 000

——Y产品 16 0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X产品) 15 000

——基本生产成本(Y产品) 16 000

2.发出商品

企业销售商品在确认收入并结转销售成本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

[例3-27] 甲公司5月末汇总发出商品中,当月已实现销售的X产品有50台,Y产品有30台。该月X产品实际单位成本150元,Y产品实际单位成本200元。甲公司结转其销售成本。甲公司应编制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13 500

贷:库存商品——X产品 7 500

——Y产品 6 000

(二)库存商品其他核算方法

对于商品流通企业而言,其购入的商品可以采用进价或售价金额进行核算。此外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还可以采用毛利率法进行日常核算。

1.库存商品采用进价核算

库存商品采用进价核算的企业,购入的商品,在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后,按商品的进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在途物资”等科目;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收回的商品,按商品进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

企业销售发出的商品,结转销售成本时,可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认定法计算已销售商品的销售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

2.库存商品采用售价金额核算

售价金额核算法,也称“售价记账,实物负责制”,是在实物负责制的基础上,以售价金额核算商品的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核算方法。

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平时对商品的购进、加工收回、销售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期末计算进销差价率,从而计算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并据以调整本期销售成本。

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按下列公式计算: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 (www.zuozong.com)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商品结存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

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率各期之间比较均衡的,也可以采用上期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分摊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企业无论采用当期商品进销差价率还是上期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分摊商品进销差价,均应在年度终了,对商品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整。

[例3-28] 乙公司对商品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2×18年10月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为300 000元,售价总额为360 000元;当期购进商品进价成本为500 000元,售价总额为640 000元;当期商品销售收入750 000元。

相关计算如下:

商品进销差价率=(60 000+140 000)/(360 000+640 000)×100%=20%

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750 000×20%=150 000(元)

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750 000-150 000=600 000(元)

期末结存商品成本=300 000+500 000-600 000=200 000(元)

售价金额核算法主要适用于商业零售业务的企业(如百货公司、超市等),由于这类企业经营商品的种类、品种、规格等繁多,而且要求按商品零售价格标价,采用其他成本计算结算方法均较困难,因此广泛采用这一方法。

3.库存商品采用毛利率法核算

毛利率法是根据当期销售净额乘以上期实际(或当期计划)毛利率匡算当期销售毛利,并计算当期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当期销售毛利=当期销售净额×毛利率

当期销售成本=当期销售净额-当期销售毛利

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当期购货成本-当期销售成本

[例3-29] 丙公司2×18年7月初某种商品成本为1 500 000元,本月购货850 000元,销货1 210 000元,销售退回与折让合计10 000元,上季度该种商品毛利率为25%。该商品当月销售成本估算如下:

本月销售净额=1 210 000-10 000=1 200 000(元)

当月估计的销售毛利=1 200 000×25%=300 000(元)

当月销售成本=1 200 000-300 000=900 000(元)

月末存货成本=1 500 000+850 000-900 000=1 450 000(元)

对于商品流通批发企业,毛利率法是常用的计算本期商品销售成本和期末库存商品成本的方法。这类企业,若按照每种商品计算并结转销售成本,工作量较为繁重,而且商品批发企业的同类商品毛利率大致相同,采用这种存货计价方法也比较接近实际。

采用这种方法,商品销售成本按照商品大类销售额计算,在大类商品账上结转成本,计算手续简便。商品明细账平时只记数量,不计金额,每季末的最后一个月再根据月末结存数量,可以按照最近的进价先计算月末结存存货成本,然后再计算该季度的商品销售成本,用该季度的商品销售成本减去前两个月已经结转的成本,计算第三个月应结转的销售成本,从而对前两个月用毛利率计算的成本进行调整。

毛利率法只是对存货价值的近似估计,无法替代对存货的实地盘点和实际成本计价,因此一般不能适用于年度财务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