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萨特的哲学及其对电影的影响的介绍

萨特的哲学及其对电影的影响的介绍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比之其他存在主义美学家,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对西方电影的影响也更为直接。与海德格尔一样,萨特思想的形成也受到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尼采等反理性主义哲学的影响。萨特也曾是胡塞尔的弟子,所以他的哲学中也有明显的现象学痕迹。萨特的美哲学主要由以下几个核心思想构成。

萨特的哲学及其对电影的影响的介绍

三、萨特哲学及其对电影的影响

让-保罗·萨特是存在主义美学的又一位主要代表。存在主义美学从德国转向法国,且后来以法国为中心,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不能否认萨特在其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同时,比之其他存在主义美学家,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对西方电影的影响也更为直接。而且,在中国的知识阶层和公众心目中,似乎对萨特及其存在主义也相对更熟识一些和易于理解。

海德格尔一样,萨特思想的形成也受到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尼采等反理性主义哲学的影响。萨特也曾是胡塞尔的弟子,所以他的哲学中也有明显的现象学痕迹。他又从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那里承袭并发展了存在主义。在《辩证理性批判》中他就曾直言:“1933年,我第一次读到胡塞尔、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的著作……就在这个时候,我接受了他们的影响。”[45]他一生著述颇丰,主要哲学和美学著作有《想象》、《想象心理学》、《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什么是文学》、《辩证理性批判》,等等。此外他还写过不少极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

萨特的美哲学主要由以下几个核心思想构成。

(1)“现象学本体论”。他曾把这一名称作为其基本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的副标题。他认为“现象不掩盖本质,它揭示本质,它就是本质”[46]。就其方法论而言,这种逻辑也颇类似中国禅宗的思维方式,但他旨在说明的是,存在先于本质,而且强调存在首先是人的存在。没有内容的纯粹意识是一种虚无,虚无即是对存在的否定。但他非常看重“我思”,笛卡儿曾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命题,萨特则从“我思”出发来构建自己的体系。他指出,人完全可以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我在思想,所以我必然存在着,并宣布“世界绝没有一种真理能够离开‘我思故我在’。……因为离开了笛卡儿的‘我思’,一切观点都成为只是或然的,而一种真理约束的或然性学说,一定会缥缈不定”[47]。不过,笛卡儿的“我思”,是一种逻辑的理性的思维,而萨特所言之“我思”是一种反省前的“我思”,其中无主客体的区别和对立,实际上就是一种纯粹意识,一种非自我的虚无。依他的观点,说到底人生本就是荒谬的、虚无的。

(2)人是绝对自由的,“人注定是自由的”,“我们被判处了自由这样一种徒刑”。他说:“人的本质寓于他的自由之中,我们所说的自由是不能同‘人的现实’的存在相区别的,人并不是首先存在着以便在后来成为自由的,在他的存在和他是自由的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48]这就是说,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而且它贯穿于人的整个存在之始终。显然这种自由是一种无视客观规律、无视社会关系的绝对个人自由。在萨特看来,人是孤独的,又是自由的,所以孤独的个人是可以“随意选择”的,这种不受社会制约的自由,显然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实际上有着显著的盲动性和无政府主义色彩。中国的道家和禅宗也讲究追求自由,但同时又承认社会的秩序性,如伦理、道德、制度、信仰、信念等本身都具有一定的秩序性。也就是说既要逼近自由,又要正视客观规律和社会现实。所以禅家的人生观是既不能太执著,又不能超脱至飘飘然,此即所谓不离“俗谛”,又贴近“真谛”的“中道”。然而,萨特又从人的绝对自由观中推导出人可以通过“自由选择”来创造自身,按照自己的思想造就自身,“人,不外是人所设计的蓝图,人实现自己多少,他就有多少存在”[49]。如果这种设计和实现是不妨碍他人的,那么它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和有实践意义的。为此,他的哲学又被称为“行动哲学”,即必须靠“行动”去争取,去创造,去实现。

(3)“他人就是地狱”。这句名言出自萨特的剧本《禁闭》。在《禁闭》中,舞台是地狱,三个鬼魂在活动着,一个是因为背叛而被枪毙了的加尔散,一个是赶丈夫的情妇引起丈夫自杀的伊内丝,另一个是溺死私生子而犯法的艾丝黛尔。在地狱里他们互相角逐,折磨对方,三人中只要有两个人在一起表示亲近时,第三个人就进行破坏,他们都无法摆脱别人对自己的牵扯。这三个鬼魂当然也是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缩影。因为萨特认为:“从我存在的时候起,我就在事实上对‘别人’的自由设定了界限,我就是这个界限。”[50]后来,他又修正了自己的观点,承认了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是不可分离的:“我们要求自由的时候,发现它原来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自由,而别人的自由又依赖于我们的自由……”[51]这当然是萨特自身观念的一种进步,这种进步也与他投身于当时的反法西斯运动有关。而且,他的“绝对自由”论,在德国占领期间的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此基础上,萨特提出了美的本质的基础是自由,它只能由想象来界定。他说:“现实的东西绝不是美的,美是一种只适合于想象的东西的价值,而且这种价值在其基本结构上又是指对世界的否定。”[52]萨特完全否定现实生活的美,这显然是错误的,但用它来解释艺术美,即通过艺术家的想象来创造出高于生活的美,这又有其一定的合理性。而且他对现实的否定,又旨在否定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和有可取的一面。萨特把美看成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把美与人的命运联系起来考虑,这也值得肯定。他还进一步指出,审美活动是“了解非现实的对象的一种方式”,因为“‘美的’东西便是某种不能作为被知觉经验到的、而在其本性上又在世界之外的东西”[53]

同时,像康德一样,他认为审美活动必须排除占有欲,不应涉及利害关系。他认为在赞美一个女人的美时,“我们是不可能同时处在审美的水平与肉体占有水平上的”[54]。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萨特以一个战斗者的口吻,提出了文艺创作应当介入生活,“……文学把你投入战斗;写作,这是某种要求自由的方式;一旦你开始写作,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已经介入了”[55]。而所谓介入,首先就是揭露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种种异化现象,进而消灭这种异化现象。他号召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坚决保卫民主和自由,甚至提出“用笔杆子来保卫它们还不够,有朝一日笔杆子被迫搁置,那个时候作家就有必要拿起武器[56]。(www.zuozong.com)

萨特的美学观与文学创作始终紧扣着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其中也难免有一些阴暗的东西。例如他通过一部以日记形式写成的小说《作呕》,来说明“作呕是一种非命题的存在”,也是关于存在的体验,而存在具有“偶然性”。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来描写主人公安东纳·洛根丁的生活,洛根丁整天在街道、公园、酒吧闲荡,他在从事“历史研究”期间,一方面经常出入图书馆,一方面又不时与老板娘调情。当他查阅了资料后,他得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结论:人生以及自我都值得怀疑。他想问现实世界到底是什么,他自己又是什么。突然间他被“作呕”抓住了,在“作呕”的过程中,萨特借主人公的心理漫游、病态联想、荒诞的意念、幻觉,来阐发他关于存在、本质、虚无、偶然性等诸多命题的重要的哲学思考。洛根丁的“作呕”过程有两层意思,一是对周围事物产生生理上的直觉的作呕,二是自我对于意识的理解。他通过洛根丁将客观世界驱逐出自我之外,以此来“净化”自我。同时又指出,“我的存在是偶然的”(《作呕》),人只要发现偶然性,就会“作呕”。而且,“任何偶然性不是一种假象,不是一种可以被人消除的外衣,它就是绝对,因而也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作呕》)。

萨特认为,人只能体验“自为之物”,而难以认识“自在之物”,世界如此荒诞丑恶,人生如此无可奈何,唯一的出路就是死亡,这是《作呕》中所描绘的情景,其目的是为了强调人生的荒谬性。但是到了后期,萨特的自由学说逐渐成熟,他向往过马克思主义,靠拢过无产阶级,并积极参加和支持1968年学生、工人造反的“五月风暴”,在六七十年代中,他又先后谴责前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富汗。他曾企图以存在主义来“补充”马克思主义,认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不重视人学,“不承认自己的贫血症”,他的努力就是要“把人恢复到马克思主义之中”,“一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把人的高度(即存在的计划)作为人学的基础而加以掌握的时候,存在主义就再没有存在的理由了”[57]。因此,对萨特及其存在主义美学必须实事求是地作具体分析,应当看到他本人的思想中所包含着的巨大矛盾,只有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解析,我们才能真正从整体性上去把握萨特的存在主义。

毋庸讳言,在西方电影史上,萨特的存在主义对现代主义电影的走向起着极大的精神作用。“新浪潮”电影在叙事结构上的革命,就是一大批电影工作者对现实、人生和自我所作的存在主义式的观照。“二战”以后,西方世界陷入一种空前的信仰危机,过去资产阶级所倡导的正义、民主、博爱、平等,似乎都已不复存在了,人们的确感到世界是荒谬的,人生在世是如此的孤独和不自由。深受萨特存在主义影响的戈达尔,在其多部影片中表现了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危机,集中展示了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和个体人格的混乱与荒诞。

如前所言,戈达尔的《精疲力尽》可以说是对存在主义哲学的一种形象化阐释。影片中,男主人公米歇尔就是一个追求绝对自由,充满着盲动思想和无政府主义思想的青年。他与美国姑娘帕特丽夏的关系也是荒谬的,无秩序可言的,他们先是同居,后来帕特丽夏又将他出卖给警方,接着她又反悔,催促米歇尔赶快逃命。戈达尔在影片中并未对帕特丽夏的行为作出任何解释,在他看来人生本无理由可寻,就像萨特所言:“我们出生荒谬,我们死亡也是荒谬。”[58]戈达尔的另一部代表作《狂人皮埃洛》则从另一角度对存在主义思想作了生动的演绎。影片中的费迪南厌倦了虚伪的家庭生活,与保姆玛丽亚娜厮混,两人又盲目地踏上了逃亡之路。一路上费迪南莫名其妙地受保姆指使,干了许多冒险、犯罪的事情,最后自杀身亡。影片一上映就震动了法国的影评界,有人认为这是一部“毫无次序的引述所组成的一盘大杂烩”。有人则肯定说“影片充分表现了人的焦虑和不安”。实际上,这部影片完全可以用萨特的存在主义去作解释和分析。影片中人物最后选择死亡,不禁又令笔者想起90年代的日本电影《失乐园》,片中的男女主角应该说都属知识阶层,尽管男女双方年龄相差较大,但两人邂逅不久便产生了感情,他们的真爱冲破了社会、家庭以及伦理道德的约束,但他们虽疯狂地偷情做爱,可双方又都不愿离婚,对现有的家庭也仍有感情。换言之,他们仍怀有着现代人的道德感和自律性。因此,他们不是该遭谴责的对象,反倒是该同情的一对,他们最后在达到性高潮时双双服毒自杀,临死前各自都很“幸福”地回顾了自己的一生。毫无疑问,萨特存在主义中的“偶然性”、“自由选择”、“作呕”心态,直至走向死亡等,在影片中都有所反映。

60年代中后期,戈达尔渐渐转向借用电影来评论现实,创造了所谓“电影化论文”。他不断采用多种间离手法,将纪录片镜头、演出场面、鼓动宣传混合在一起,在互不连贯的影像中插入字幕、照片、动画片、漫画,使用各种象征性隐喻,有时又使画面与声带脱节,引用马克思、列宁毛泽东语录,以此来改变传统的戏剧化结构和银幕幻觉。同样,法斯宾德在拍摄影片时,为了使观众不再变得被动和无创造性,也经常采用间离手法,以影片中人物的静止、缺少动作来影射他们的不自由,借用一种类似无声电影的格调形成时代的距离感。他的《冯塔纳的艾菲·布里斯特》意在对社会进行批判,揭露一种虚伪、陈旧的道德观。为使电影保持原著的文学意味,他还将原小说中的段落以字幕的形式映现在银幕上,甚至亲自用画外音一段段地来朗读小说,让观众自己去“读解”影片。他曾这样说过:“我想拍的是这样一种德国电影,它尽管也具备好莱坞的特征,但是不像它那样虚假骗人,它们应该同时是能够对体制进行批判的电影。”[59]这与戈达尔所讲的“今天我们的任务是要把银幕从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通过它拥有的工具:报纸、无线电广播、电影、唱片、书籍等)强加给我们的一系列形象中解放出来”[60]如出一辙,都不禁令人想起后期萨特的种种激进的言论。

意大利的现代派电影也深受存在主义影响,如安东尼奥尼的《奇遇》、《蚀》等名片,都从各个不同的视角表现了人的精神空虚、绝对自由,人在孤独、冷漠中才体验到存在等等。颇耐人寻味的是贝尔托鲁奇于1972年拍摄的轰动一时的影片《巴黎最后的探戈》,片中的主人公保罗,是一位年近50岁的作家,因事业无成,妻子有外遇后又自杀身亡,使他感到极为孤独。他走进一所公寓租房,在公寓里遇到了年轻美貌的让娜,两人一下子互相吸引,立即在公寓里疯狂做爱。他们彼此不知对方的姓名,而且也互不了解对方,不愿打听各自的身份。后来让娜又回到原来的男友身边,却发现自己正在拍片之中……当让娜决定与保罗分手时,保罗不肯罢休,一直纠缠着让娜,最终让娜开枪打死了他。影片通过这对不同寻常的恋人的行为、心理和对人生的看法,典型地表现了存在主义的主题:揭示现代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人心的难以沟通,现代人的精神困惑和生活中的偶然性、无序性。同时也张扬着萨特所讲的:人是孤独的,“人是其存在先于本质的一种产物”。

电影中,保罗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存在主义式的悲剧人物。首先,他自始至终都很空虚,也很孤独。他与妻子只是生活在一起的两个陌生人,但他又不承认这是事实,所以对着妻子的尸体不断地说“我爱你”。但他心里又明白,他无法进入妻子的心灵世界,他妻子也从没有进入他的世界。他与让娜的相识与突然间爆发的性爱,是带有偶然性的,尽管后来他对让娜产生了感情,但实际上他们仍然互不真正了解,也无法解决现实中的种种矛盾。第二,保罗刚遇到年轻漂亮、性感诱人的让娜时,双方迫不及待地做爱,不仅仅是一种性冲动,更是一种处于孤独中的需要。那个公寓房间成为他们瞬间狂欢,暂时摆脱孤独、烦恼和失望,以至于逃避世界的“孤岛”。然而,这种瞬间的性爱是难以持久的,“孤岛”也总会受到外面世界的各种因素的渗透和侵蚀。电影中有一个具有象征性的细节:在做爱后,他们发现了一只死老鼠。这预示着他们的爱情也必将走向死亡;而对于保罗而言,也许死亡是他最好的出路。第三,让娜与保罗一样,一开始也是一个孤独者,一切都使她感到迷茫和无奈,她尽管年轻、美丽,却无法确证自己感情的存在。后来男友出现了,又同她演戏,她觉得男友还不如保罗“真”,虽说她与保罗间互相不了解,但他们还能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他们在一起是赤裸裸的、不虚伪的。诚然,当她再次确证了自我的存在时,她看到了自己与保罗的距离和虚无的一面,她决定离开保罗。但是,当她像当初冲动地与保罗做爱时一样冲动地杀死了保罗后,她又能怎样,又会怎样呢?影片留给观众的想象余地也是耐人寻味的。毫无疑问,存在主义对电影,进而也可以说对西方电影界思想上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