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个性风采的分析介绍,个性意义及宏观个性与微观个性

个性风采的分析介绍,个性意义及宏观个性与微观个性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宏观个性与微观个性“有个性的个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重要内容,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有个性的个人必须是个性和社会性高度统一的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口号的要义,就是要高扬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宏观个性。

个性风采的分析介绍,个性意义及宏观个性与微观个性

(二)个性风采

生命应该是充满生气的,因此,要有一种肯定生命、张扬生命的意念;生命的表现在于清纯朴素,因此,自然是衡量风度的标尺,生气与自然是构成生命与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个性,是人的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思维和实践能力及其对现实态度的独特性的综合,它涵盖了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不同层面。“个性,是经过遗传中的无限转换过程而产生出的一种个人独特的特征和能力(从一种独特的谈话方式、微笑方式和观看方式,到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创造方式和感情表达方式)。”[12]简言之,个性就是德拉根斯所说的,“不象任何其他人”。任何一种在社会允许范围之内发生的和实现的个性,都是独一无二的,都为整个社会增加了多样性和丰富性。

1.个性意义

随着身体的成熟,人们的心理能力也逐渐变得成熟,但个性的发展并非是一个完全的自然过程,这需要在实践中经过主观感情与客观世界之间复杂的协调和作用过程。教育就是促进个体中那些符合整个社会利益的心理定向的形成,着重于整体反应能力培育的审美,必然成为良好心性教育的基础。

人总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寻找适合社会性的生存方式,就必须以理性节制个性,因而人的个性发展就不能是绝对自由的。人的活生生的生存状态都只是具体的、个别的,人的自由、解放、幸福,归根到底体现于每一个具体个别的人之上,所以,美好的社会就必须使每一个个体都充分地得到发展。这并不否认理性的一般性、普遍性的价值,社会的规则、法则、纪律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应该认识到,这些东西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它们只有在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或大多数个体服务时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现代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之一就是本来作为手段的东西转而变成了目的,而且反过来与本来作为目的的个体的人相对立。所以,必须重申以人为目的,强调个体的重要性,要求尊重个体、发展个性,充分调动和发挥个体的能动性。把社会的人改造成一个统一的人格,不允许存在个性差别,以种种戒律的枷锁破坏了完整的人格,就使人们在某种力量的压迫下成为驯服工具,失去了内在的动力和主动权。当人们不能主宰自己的时候,如果社会上出现了某种强大的邪恶力量,就会驱使人们成为一种盲目的破坏性力量。比如在“十年浩劫”特定的时刻,十几亿人都陷入了巨大的疯狂之中,这是心性没有得到应有发展的结果。因为理性的丧失会使人迷失方向,情感的枯萎会使人僵硬麻木。所以,有的西方学者指出,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威胁它的不再是野兽和洪水,而是某种心理上的暴力。因为心理生活也是一种能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可以超过地球上其他的一切能量。

从全人类发展的观点看,人的个性并未得到真正的解放。从我国的现实来看,虽说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本来是有利于发展个性的,但有些人不懂得利用它去为每个人创造有利于发展个性的环境,反而惧怕个性发展会不利于社会主义。另外,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又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社会成员发展个性的要求,其结果是使我们常常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在当前,解放个性同深化改革、发展商品经济有密切关系。消除身心的羁绊、完善个体人格,把精神自由、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作为完美心性的自觉追求,解放生产者的个性,有利于使人们从传统观念道德规范中解放出来。

就个性与审美的关系来说,美的事物是具体的,要通过每个人的感觉才能构成。人们内心对于外物的看法,是根据他的生活经验去体验了解的,在将审美对象拟人化、人格化的时候,必然具有个性色彩。人对于审美对象的反应并不仅仅是反映事物本身,因此人们从来不把月亮当作地球的卫星来反映,无论是“床前明月光”,还是“十五的月亮”,都是通过这个形象表现出人的生活本质,而且是通过人的个性表现出来的,因为“月亮知道我的心”。审美情感既不脱离自我个人的情感体验,又超越了自我个人的日常情感,是人对自己的本质力量进行观照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基于个人的人生体验、道德体验、生命体验而对人的境况、命运和前景的深切关注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这种审美情感所陶冶的完美的心性既不破坏个性的发展,同时又符合社会的需要,能对整个社会有所贡献。

2.宏观个性与微观个性

“有个性的个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重要内容,有丰富的哲学内涵。所谓有个性的人就是自主活动的个人,就个性与社会的关系而言,有个性的个人必须具有充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任何个人都应从体力、智力、运用工具和语言等方面培养自己,尤其要培养一种科学思维能力。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有个性的个人必须是个性和社会性高度统一的人。个人的社会性活动,是个性发展和个性表现的最根本的活动。个人个性的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失去社会性的个人也就没有其个性。过去年代政治运动的教训告诉我们,片面地、偏执地强调统一性和一致性,而抑制、束缚社会成员的个性发展,是社会不正常的表现。俗话说,每个人的肩膀上都扛着一个脑袋,这就表明了一个极其简单的事实:思维是个体的活动。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体意识和精神是由个体的独创性思维推动前进的,个体思维如果是不活跃的,那么总体意识和精神就要衰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口号的要义,就是要高扬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宏观个性。然而,如果只注重宏观个性而忽略了微观的个性,如果个体的思维都是规格化、标准化、模式化、定型化的,那么宏观的总体个性将会失去依托。宏观的、整体的“特色”与微观的、个体的“特色”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

马克思指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因此,毫无疑问地社会主义应该发展人的个性。作为对资本主义的否定,社会主义在发展物质生产力的同时,理应有力地保护、高度地发展精神生产力,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只有这样,社会主义事业才能真正成为亿万人民的事业。改革就是要增强社会主义事业的活力,而活力来源于每个建设者的独创性和个性的充分健康的发展,“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处在宽松的环境中,心无挂碍地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判断是非,独立措置言行举动,改革大业才能真正成为亿万人民以全部身心投入其中的事业。不能剥离人们在认知、意志、审美等方面的个性追求,只要求单纯的劳动人的尽心竭力;不应孤立地检查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也应看到社会对个人需要的满足,这是一个双向的命题。人们能否自由自觉地思想和劳动,尽其所能,除了受制于他们的人生观和劳动态度之外,最终还取决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状况能否允许他们的个性自由发展。英雄需要用武之地,而任何用武之地都要受到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状况的制约,尤其是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从理论上说,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与坚持必要的统一性都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只要其中的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将二者绝对对立起来的观点,在实践上都是有害的。脱离现实条件,盲目地追求一种超越现实可能性的绝对的个性自由,这无疑是一种空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本来可以做到的事情也不去做,本来可以为个体开辟“用武之地”也不去开辟,而是以种种借口否定人的个性,甚至阻止、扼杀人的个性的发展,更是一种错误。

3.发展个性

让我们回忆一下联产计酬、包产到户的创举。这最早发生于四川、安徽两省的个别地方,当时大锅饭已经是死路一条了,然而勇于打破这僵局的却是那些安微凤阳的农夫,在那张按满了血红手印的合约上显示了独立思索的勇气。正是由此才揭开了中国广大农村经济改革的序幕,使整个农业战线呈现出既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模式,又迥异我们自己过去路数的独特面貌。同样,如果没有城市中许多独具个性的改革家,那么企业经济体制的改革也将成为没有角色的戏剧。(www.zuozong.com)

这就牵涉到发展个性、国民性与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弘扬人的个性是根除国民性缺点的途径之一。中国社会那种大陆民族、农业社会、宗法国家的长期历史积淀,形成了极强的封闭机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我们的国民性中存在着严重的中庸思想,凡事切莫强出头,不偏不倚、不前不后,成了人们的言行准则,这种扼杀个性,禁锢思想的道统,千百年来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抱着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鲁迅深恶痛绝这种扼杀个性、摧残创造的传统,曾经激愤地比喻说:一个猴子要直立起来行走,别的猴子就上来把它咬死,过了些年月,又有要立起来的,于是又被咬死。这样由猿到人的历史就不幸地迁延了千万斯年。

努力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全面发展,这是人类无数先哲的美好夙愿,圣西门在临终遗言中说:我终生的全部工作目的,就是为一切社会成员创造最广泛的可能来发展他们的才能。黑格尔也认为:“社会和国家的目的在于使一切人类的潜能以及一切个人的能力在一切方面和一切方向上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表现。”[13]

社会能够把某种世界观、某些理想、某些行为原则输入个体的意识中。人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而同化吸收这一切,这才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同时,审美能够唤起崇高的精神意向和不倦的追求,因而是人类自我发展完善的伟大推动力量。只有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个性,才能使自身处于不断的生长运动中。爱我们所爱,恨我们所恨,从而不怕牺牲,乐于献身。可以说,个性虽然不能带来实际的物质利益,但它却能点燃生命的火焰,把人推向独特的境界。张艺谋在谈到拍摄《红高粱》的初衷时说:

高粱这东西天性喜水,一场雨下透了,你就在地里听,四周围全是乱七八糟的动静。棵棵高粱都跟生孩子似的,嘴里哼哼着,浑身的骨节全发脆响,眼瞅着一节一节往上窜。人淹在高粱棵子里,直觉着仿佛置身于一个生育大广场,满世界都是绿,满耳朵都是响,满眼睛都是活脱脱的生灵。我当初看中莫言的这篇小说,就跟在这高粱地里的感觉一样,觉着小说里的这片高粱地,这些神事儿,这些男人女人,豪爽开朗,旷达豁然,生生死死中狂放出浑身的热气和活力,随心所欲里透出作人的自在和快乐。现今大家常谈关于文化的各类学问,我想,作学问的目的,还是要使人越活越精神。中国人原本皮色就黄,伙食又一般,遇事爱琢磨,待一脑门子的官司走顺了,则举止圆熟,言语低回,便少了许多作人的热情,半天打不出一个屁。我把《红高粱》搞成今天这幅浓浓烈烈、张张扬扬的样子,充其量也就是说了“人活一口气”这么一个拙直浅显的意思。[14]

4.独特的审美个性

审美活动直接体现了人的自由创造,因而是新颖的、独特的,它使个体的审美心理结构既有先天的气质因素,又有后天的审美经验积累的因素;既是一种共同的人性,是人类历史文化积淀的成果,但这种人类集体的心理深层结构又是保存积淀在个体之中的,因此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生活美的创造与审美主体的审美个性相关,是审美主体审美意识的个性差异在生活中的特殊表现。审美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审美认识,与科学的理性认识有一个显著的不同特点,就是与个人的爱好和趣味密切相关。这就决定了审美主体对生活美的创造,具有充分发挥主观个性特点的必然要求和可能性。审美主体由于受到其独特的生活经验、思想情感、个人气质、审美理想及创造才能等因素的影响,会构成审美活动中某些相对稳定的明显特征和能力,这也就是独特的审美个性。

审美个性主要是由审美主体主观方面的特点形成的,但是,审美意识个性差异的产生和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明显地受到时代、阶级和民族特点的制约,因而审美个性不是主观随意性。审美个性对生活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由于审美主体主观方面的特点造成的生活美的个性特色,对构成生活美的丰富性具有十分积极和明显的作用。正是由于审美主体审美个性的存在,才不断地增添着生活的无穷意趣,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生活审美表现。从另一方面来说,生活贵在独特,审美主体只有对社会人生持有独特的审美认识并能以独特新颖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创造出独树一帜具有特殊审美价值的生活美。

人不仅是主体,而且也是客体。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人能够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但是,人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把自己当作自己的对象,人常常成为与“自我”对立的存在,也就是人的“自我异化”。如果主体活动不是出于天性的能动表现,不是一种自我的活动,那么,在这样的活动中,不可能有真正的审美认识,更谈不上审美生活的独特性。“自我”,并非离群索居的怪物,特定的个体不过是一个特定的类存在物,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我们既不应把人从“类”、从社会中分离出来,变成一个抽象的存在物,也不能把“类”、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自我”就是有着许多“类”的规定性、社会规定性的特殊的个体。人失去了特殊性也就失去了“自我”,否则,世界上就不会有审美的发现和表现。

审美活动同求真、向善的活动一样,给人们提供某些社会行为准则和人生意义,以免人们生活在盲目虚无、混沌无知之中。当代社会由于媒介的进步,使社会生活格调趋向于整一,但是他人引导的生活模式,其实质就是同一性,这使一些人对于自己的生活状态只要与他人的生活状态存在差异就会感到痛苦。当代社会的传媒使某些人的个体感觉经验变得零碎,价值标准变得混乱,常处于莫名焦虑和无所适从之中,这其中除了思想认识的水平以外,也牵涉到美学修养。在人的本质力量日益丰富增加的同时,必然在丰富性里现出个性。人的知识越广、经历越多、个性就越突出,生活中的审美追求和审美表现也就越具有个性的色彩。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并不是刻意为之,以求不同,而是一个人的素质、而且更多地是审美素质的自然表现。审美评价不同于科学认识,不是只要得出定义公式后,则人人必须承认遵守,不能以此类推,将审美生活中的个性色彩抹杀。

审美创造中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的辩证关系是十分复杂的。某些人以其审美追求对某些事物、现象采取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态度,与对象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审美关系,并在这种特殊的审美关系中去进行独特的审美创造。比如我国就有一位专门从事人体艺术表演的老人王德顺,说来也是颇具轰动效应的,无论人们赞成或反对,基本的客观评价,都认为这《与罗丹共舞》的形体艺术活雕塑不是黄色的,而是艺术的。无论别人怎样评价,老人的心性是明朗的,行动是大方的。一是他有身体表现的条件,二是他有这样的认识、胆略。据王德顺老人自己讲,他准备去协和医院签约,死后捐献遗体,并自豪地宣称,他的身体,生前是艺用人体,死后是医用人体。回过头来,比照着老人的认识与实践,再来体味“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名言,我们可以进一步悟出极具个性的特立独行也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